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管勾

管勾

官名。①宋朝始置为差遣名目之一,如管勾机宜文字、管勾往来国信所、管勾留司御史台事等。金、元置为首领官,各司多置。设于左、右司、各部,御史台,枢密院所属架阁库,各一至二员,正八品,掌收藏籍帐案牍等事。元朝并有蒙古架阁库。回回架阁库之别。又有设于各院、司、署,局及鹰房、河桥、盐场、廉访司、宣慰司等处者,自从七品至从九品不等,职掌衙门公务。明初沿元制。于中书省、御史台、户部等分置,自从七品至从八品不等,掌出纳文移、庋藏籍帐。洪武(1368—1398)中改定官制,渐废。②清“屯田管勾”简称,详“屯田管勾”。


官名。宋设此官。《宋史·职官四·三京留司御史台》:“管勾台事各一人,以朝官以上充。掌拜表行香,纠举违失。”金、元两朝,各职司多置管勾,尚书省、中书省、枢密院、御史台、行中书省、廉访司、宣慰司,及河桥、盐场、鹰坊等都设此官。其官多掌出纳文移庋藏籍帐等。清代只孔庙有此官,掌祀田钱谷之出纳。见《金史·百官》、《元史·百官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食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后官女职,典御膳烹制。《张安姬墓志》: “年廿,蒙除御食监,厉心自守,莅务有称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三三之二)

  • 大都四窑场提领

    官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公元1276年)置大都四窑场,秩从六品,隶少府监。以提领一人为主官,下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,领匠夫三百余户,营造素白琉璃砖瓦。所属有南窑场、西窑场与琉璃局,各设大使、副使为正副主官。

  • 大都

    官名。西周设置,见《尚书·立政》,是管理诸侯和王子、王弟们采邑的官。

  • 祗候高品

    宦官名。宋朝入内内侍省及内侍省置,徽宗政和二年(1112)改名祗候殿直。宦官职名。宋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均置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改为祗候殿直。

  • 侍伯上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分隶于前、左、右侍伯中大夫,统所部禁军。可作为起家之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官名。北周置,正三命。为低于前、左、右诸侍伯中大夫和侍伯中旅下大夫、小侍伯下大夫的掌禁兵之

  • 盐务监督

    官名。清宣统三年改各省盐运使为盐务正监督,省盐法道,改置副监督,统辖于盐政大臣,掌察场民生计、商民行息、水陆运输等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》。

  • 爱马

    蒙古语,即“投下”。

  • 凡吏

    泛指平凡一般之吏。《汉书·尹赏传》:“追捕甚精,甘耆奸恶,甚于凡吏。”

  • 小司徒上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次官,多省称为“小司徒”,员二人,佐大司徒卿掌民户、土地、赋役、教育、仓廪、关市及山泽渔猎等方面的事务。正六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名。北周依

  • 卫士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卫尉寺,掌管京城及诸城门卫戍士兵。设令、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