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稽察内务府御史处

稽察内务府御史处

官署名。又称“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”。清朝都察院所属机构。掌稽察内务府事务,兼稽察紫禁城内混入客留闲杂人等之事。雍正四年(1726),设内务府御史四人,十三年裁。乾隆三年(1738)复设二人,由协理陕西道及掌贵州道满御史兼管,另设经录三人。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(1970)裁。


官署名。清乾隆三年(公元1738年)置,又名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,属都察院。由协理陕西道及掌贵州道满御史二人兼管,下设经承三人,掌稽察内务府事务。其稽察内容,包括年终察核注销内务府所属各司、院用过钱粮数目;每月初五、二十五注销广储司、六库等官更调交盘及取用存储物件的数目;稽察容留于紫禁城内的闲杂之人及混行出入者。而御史若不认真稽察上列事项,内务府大臣亦可将该御史题参。光绪三十二年(公元1906年)裁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露门学文学博士

    学官名。北周武帝天和二年(567)置露门学, 以萧㧑、 唐瑾、 元伟、王褒任之,教授学子,四人皆为公卿中的文学之士,任官中大夫,可知其职之重。皇太子亦曾在此受教。参见“露门学”。官名。北

  • 五院夷离堇

    官名。辽北面官。掌五院部族军马之政。会同元年(938)改称大王。故又称北院大王、北大王。

  • 中行评博

    官名。明为中书舍人、行人、评事、博士之合称。

  • 县主记书佐

    县门下吏名。汉置,见《隶续》一九《尉氏令郑季宣碑阴》,与记室书佐并设,其地位低于记室史,参见“县记室掾”。

  • 崇文院孔目官

    官名。掌收贮图书•勾稽簿籍等事。

  • 中台侍御诏诰帅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二人,五品。

  • 寝尹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楚国置。《左传·哀公十八年》: “寝尹、工尹勤先君者也”。

  • 工官令

    官名,汉置,为该署长官。西汉属少府,掌器物制造;东汉属郡县,主工税物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》:“其郡有盐官、铁官、工官、都水官者,随事广狭置令、长及丞。”“(凡郡县)有工多者置工官,主工税物。”参看“工官

  • 陪戎副尉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为从九品下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武散官名。唐宋置,唐制秩从九品下,宋制秩从九品。

  • 都作院

    官署名。宋朝于各重要州府置,掌制造军器等物。初隶军器监,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并入军器所。官署名。1、宋朝的军械制造所。《宋史·职官五·军器监》:“建炎三年,诏军器监并归工部,东西作坊、都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