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祗候班

祗候班

官名统称。宋朝八内内侍省、内侍省置。隶入内内侍省者,包括北班内品、后苑散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后苑内品、把门内品、入内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小内品、祗候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、祗候高品、祗候殿头十二阶。隶内侍省者,包括后苑散内品、散内品、北班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把门内品、后苑内品(与把门内品同为一阶)、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、祗候高品十阶。多系责降或责降人保引者。


宦官官阶系列之一。宋代宦官叙迁之制,分为祗候班与内侍班。入内内侍省祗候班由北班内品、后苑散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后苑内品、把门内品、入内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小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、祗候高品至祗候殿头;内侍省祗候班由后苑散内品、散内品、北班内品、后苑勾当事内品、把门内品(或后苑内品)、内品、贴祗候内品、祗候内品、祗候高班内品至祗候高品。《宋史·职官志九》“入内内侍省祗候班”条注:“虽有转官法,近年无迁转之人,惟叙官者一级当一官,内侍省同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郡铠曹

    郡分职诸曹之一。汉代公府有铠曹,掌戎杖器械。西晋时郡亦置铠曹,《集古录跋尾》引《司马整碑阴》有铠曹掾;《彭祈碑阴》有铠曹史。

  • 安乐公

    三国魏灭蜀后,魏封蜀后主刘禅为安乐公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“咸熙元年……丁亥,封刘禅为安乐公。”

  • 刺奸掾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年间曹操置为属官,又分左、右,掌管司法事务。北齐诸州亦置。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分左右,掌司法。其后,北齐诸州也置。

  • 环人

    《周礼》官名。一说为周朝置。①军吏。掌查获军队中的奸细,拘捕敌方间谍。《周礼·夏官》:“环人,下士六人,史二人,徒十有二人”,“掌致师,察军慝,环四方之敌。巡邦国,搏谍贼,讼敌国,扬军旅,降国邑”。②

  • 司果执事

    见“果上人”。

  • 第一品大酋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显祖嫔侯骨氏墓志》:“祖俟万斤,第一品大酋长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一)参见“领民酋长”。

  • 知登闻检院

    官名,金朝置。从五品,掌奏御进告尚书省,御史台理断不当事。其佐官有同知登闻检院,正六品。属官有知法二员,从八品,女真、汉人各一员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官名。见“登闻检院”。

  • 掌座

    官名。唐朝两京郊社署郊坛置,二十四员,以主神御之物,皆由礼部自斋郎中奏补,任满十二年授官。杂任职名。唐于两京郊社署置二十四人,以主神御之物。凡任掌座满十二年,皆授官。

  • 提督学校官

    官名。明置,掌学校政令,正统元年始设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儒学》。

  • 公中佐领

    官名。清朝八旗佐领之一种,即非世袭而由拣选任命之佐领。初制,凡无根由佐领,初编时即非一姓承管,佐领员缺于本旗大臣官员内拣选补放。乾隆 (1736—1795) 以后陆续规定,凡两姓以上之互管佐领内每姓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