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运都御史
官名。明宣德中置,见“督运侍郎”。
官名。明宣德中置,见“督运侍郎”。
元朝地方监察机构合称。简称四道按察司。世祖至元五年 (1268) 立御史台; 六年,设山东东西、河东陕西、山北东西、河北河南四道提刑按察司,为御史台直辖机构,掌管各地监察事宜。
官署名。职掌不详。汉《巴郡太守张纳碑》有献曹史。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刘备置,赵云曾任之。晋朝沿置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用以取代旧建威将军,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八班,地位很低,成为乡品三品以下的寒士出任之职。官名。牙门将军,也
也写作魁帅,对山贼匪盗叛逆者之首领的泛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赵俨传》:“诸奸结叛者八百余人,散在原野,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,余一不问。”
即“固山昂邦”。
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总制四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,为总制处理文书事务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掌皇太子宫帐之事。
官名,掌养马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方技传》:“于是罪玉及诸子,皆为养马士。”
官名。①唐朝左右卫所领勋卫府次官之一,各置一员,正五品上。②唐朝太子左右卫率府所领勋府次官之一,各置一员,正五品下,高宗永徽三年 (652) 改名左翊军郎。显庆元年 (656) 复名左郎将。
见“都军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