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者
也称相工,为待诏官之一,掌相面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又相者见后惊曰:此成汤之法也。”注:“相者,待诏相工苏大。”
也称相工,为待诏官之一,掌相面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又相者见后惊曰:此成汤之法也。”注:“相者,待诏相工苏大。”
官名。参见“押运同知”。
官名。即太卜令。
见“行宫三司使”。
1、上公。《穆天子传》:“乃命正公郊父,受敕宪。”注:“正公,谓三上公。”2、周天子的降称。东周战国末年,周王降号为公,称正公。《后汉书·周嘉传》:“我平王之后,正公玄孙。”注:“《谢承书》曰:其先出
官名。 西晋惠帝(291—306)时拓跋猗㐌置。无员限。北魏建国后未设。
官名。行参军本为公府官,隋初亦置州行参军,炀帝时改州为郡,改行参军为行书佐,至唐改为参军事。参见“州参军事”。
见“保正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属北面军官,统五院部皇族之从军者。
见“翼长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改八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