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盛京内务府

盛京内务府

官署名。清朝设于陪都盛京之内务府。掌理盛京陵园及祭祀等项事务,并掌本府职官升迁调补,生死逃亡之事。顺治元年(1644)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,由一人掌关防,下设司库、催总、笔帖式各官,办理所属事务。康熙十七年(1678)设总管一人,统摄府事,直接对皇帝负责,由盛京将军充任。分置广储、会计、掌仪、都虞、营造五司及文溯阁、三旗织造库、黑牛馆、乳牛馆、内关防处等机构。下设主事、委署主事、笔帖式、司库、库使、内管领、骁骑校等七十余员,分办各项府务。光绪三十年(1904)省主事各官。


官署名。清代定都北京以后,盛京仍设内务府,顺治初年,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,管理所属事务。乾隆十七年(公元1752年)设盛京内务府总管一人,由盛京将军兼任;下设广诸、会计、掌仪、都虞、营造五司及文溯阁(藏四库全书)、三旗织造库、黑牛馆、乳牛馆、内管领处等机构。在总管大臣及佐领之下,设主事、委署主事、笔帖式、司库、库使、催长、厩长、内管领、仓长、骁骑校、领催等员,分领诸务。有关盛京陵园及各项事务,均直接奏报皇帝,本府职官的任免须咨报在京的内务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诸路杂造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属工部。元世祖至元元年(1264),改提领所为提举司。十四年,改工部尚书行诸路杂造局总管府。秩正三品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、副总管各一员。下领帘网局、收支库。官署名。属工部。至元元年

  • 小京官

    清朝在京衙门中六品以下官员之统称。包括从六品之钦天监五官正,正七品之通政司知事,从七品之中书科中书,正八品之部院寺司务,从八品之翰林院典簿,从九品之国子监典籍及未入流之翰林院孔目等。

  • 弓弩造箭院

    官署名。宋真宗咸平六年 (1003) 并南、北造箭库置,掌造长箭、弩箭。以三班使臣及内侍为监官,员二人。

  • 典卫

    官名。① 三国魏末诸公、侯国所置侍卫官。北周公府亦置。隋朝王国、公侯伯子男诸国俱置,员额自八人至一人,品级自视正七品至视从八品。唐朝王国置八人,掌守卫府第。②泛指“典卫令”、“典卫长”等官。1、官名,

  • 隆州转运司

    参见“济州路转运司”。

  • 油官丞

    官名。晋朝置。两晋隶少府,东晋省少府,改隶丹阳尹。南朝省。官名。晋少府的属官有油官丞,大概是管油库之官。

  • 千户

    官名。①金朝始置,为世袭军职。初专授予汉人降臣,后也用以称女真军事组织猛安。蒙古成吉思汗建国后封功臣,又称千夫长,共九十五。元朝于各路设千户所,置为长官,隶属于万户,下领百户。以统兵之数分为上、中、下

  • 积弩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统领禁军中的弩士,秩比二千石,后改名典弩都尉。官名,三国魏置,掌领禁军积弩士,秩比二千石。后改名典弩都尉。《太平御览》卷241《都尉》条引《魏略》:“积弩都尉,秩比二千石,后更为典弩都

  • 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使

    官名。元朝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长官。

  • 蒙藏事务局总裁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蒙藏事务局的长官,见“蒙藏事务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