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隶
春秋时晋国的小吏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皂隶食职。”
春秋时晋国的小吏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皂隶食职。”
官名。渤海国左六司仁部属官,位郎中下。
武官名。明置,属千户所,地位在百户之下,每一总旗辖军士五十人,参见“卫所”。
指天子、君主、皇帝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百技所成,所以养一人也。”王先谦注:“一人,君上也。”《尚书·太甲下》:“一人元良,万邦一贞。”传:“一人,天子。”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,掌管本司用于兴造的材料,员二人,正三命。下设掌材中士、掌材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炎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炎帝”。
官制用语。宋朝铨选制的一项规定,全称为经历任。即官员担任差遣达二年成资以上。
官名。清乾隆四年(公元1739年),国子监算学设教习二人,教授算法中线面体三部,为一年课程;七政为二年课程。学生每季小试,年终大试,由算学会同钦天监考试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,算学改隶钦天监
官署名。西夏仁宗乾祐(1170—1193)年间置。与枢密院分掌军政。
女官名。北魏后宫女职。孝文帝时,定为视三品。
官名,汉置为大司马属官,掌选署功劳等。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:“及光武为大司马,以霸为功曹令史,从度河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