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田帛禄制

田帛禄制

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土地、实物为主的俸禄制度。三国魏的官秩多沿汉之旧,官俸似亦同汉,但因当时承汉末大乱之后,财政困难,实际上尚不能如汉制支付。晋代实行占田制,品官有职田以充俸禄。此外并给谷、绢、绵、菜田、田驺之类,因官品的大小而有等差。给田驺即是供给力役,自汉以来所谓给吏卒多少,实际上亦是供给力役,故可称之为一种广义的俸禄。南朝宋齐梁陈的俸禄制度与晋为一个系统,南朝宋亦行品官占田之法,依官品各有等差。州郡禄俸除田粟外,又有杂供给,多随土所出并无定准。南齐官俸大体因于宋,百官又给僮干之役。梁天监初定九品令,以谷粟支官俸。侯景乱后,国用不足,京官月唯别得廪食。陈制大体依仍梁旧。北朝诸代其俸禄制度又为另一系统。北魏官禄每季一请,给绢、谷;又随近给公田,收益以供公用,更代相传,不得出卖,为隋唐公廨田的起源。北齐官俸均给布帛,另各给干力。北周官俸给谷粟,以石计,丰年颁全俸,中年颁半俸,荒年不颁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隆禧总管府

    官 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,隶太禧宗禋院。武宗至大元年(1308),建南镇国寺 (即大掌思福元寺),立规运提点所。二年,改为规运都总管府。三年,升为隆禧院。文宗天历元年(1328),罢会福、殊祥二院,

  • 人

    官名。 同“伶人”。 乐官。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问其族,对曰: ‘泠人也。’”杜预注: “泠人,乐官。”

  • 奚吐里太尉

    即“奚六部秃里”。

  • 藏府

    官署名。亦称中藏府、中黄藏府,掌管皇室财物。《汉书、王莽传》: “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,尚有六十匮。黄门、钩盾、臧府、中尚方处,各有数匮。”东汉少府属官有中藏府令,秩六百石,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,有丞

  • 承受

    官名。皇帝特派的官员,地位居本衙门长官之上。宋徽宗宣和年间,除三省、枢密院、学士院外,都派遣内侍官员,称为“承受”,长官处理问题,得按他的意见办。如梁师成为秘书省承受,坐于长官、副长官之上。参看宋朝陆

  • 司蕃承务郎

    官名。见“主客承务郎”。

  • 景蓟等处大兵农使司

    见“大兵农司”。

  • 六押

    ① 官场用语。唐朝中书省置中书舍人六员,分押尚书省六曹,佐宰相判案,同署乃奏,唯枢密迁授不预,谓之六押。②官名别称。即中书舍人。

  • 司火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司火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军帅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“军帅将军豫章李淑上书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