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爵位。君主颁与臣民的一种封号等级。商周皆置。据《礼记、王制》: 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凡五等; 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、凡五等。” 战国秦置二十等爵,秦及西汉沿之。西汉除以诸侯王、列侯分封刘氏宗亲及封赏异姓功臣,又有王子侯、外戚恩泽侯等名目。武帝时一度置武功爵以卖官。东汉高爵唯诸侯王、列侯、关内侯,又有县侯、乡侯、亭侯等。东汉末曹操秉政,设名号侯、关中侯、关外侯、五大夫等以赏军功。魏晋南北朝有五等爵 九等爵,多封与贵族、功臣,受封者或开国,或食封。隋朝初年爵封九等: 国王为正一品; 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从一品; 侯,正二品;伯,正三品; 子,正四品; 男,正五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,改为王、公、侯三等,余并废。唐朝封爵九等: 王为正一品,食邑万户; 嗣王、郡王,从一品,食邑五千; 国公,从一品,食邑三千; 郡公,正二品,食邑二千;县公,从二品,食邑一千五; 县侯,从三品,食邑千户; 县伯,正四品上,食邑七百; 县子,正五品上,食邑五百; 县男,从五品上,食邑三百。皇兄弟、皇子皆封国,为亲王; 皇太子子,为郡王; 亲王子,承嫡者为嗣王,诸子为郡公; 以恩进者为郡王;袭郡王、嗣王者,封国公。宋朝爵位共十二等,即亲王、嗣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开国公、开国郡公、开国县公、开国侯、开国伯、开国子及开国男。金、元凡八等: 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郡侯、郡伯、县子、县男。自正一品至从五品。金各等食邑、实封有定制。元朝郡公以下仅止于封赠。


君主给臣民的封号等级。商周王实行五等爵,诸侯也实行五等爵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;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”战国时秦置二十等爵,西汉沿置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爵》:“一级曰公士,二上造,三簪袅,四不更,五大夫,六官大夫,七公大夫,八公乘,九五大夫,十左庶长,十一右庶长,十二左更,十三中更,十四右更,十五少上造,十六大上造,十七驷车庶长,十八大庶长,十九关内侯,二十彻侯。”为避武帝讳,改彻侯为通侯,又名列侯。除二十等爵外,西汉又有王侯两级,王有皇子王、异姓王;侯有王子侯、外戚恩泽侯等。武帝时又置武功爵,用来奖赏有功将士,也用来卖爵增加军费收入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请置赏官,名曰武功爵。”注:“臣瓒曰:《茂陵中书》有武功爵,一级曰造士,二级曰闲舆卫,三级曰良士,四级曰元戎士,五级曰官首,六级曰秉铎,七级曰千夫,八级曰乐卿,九级曰执戎,十级曰政戾庶长,十一级曰军卫。”东汉为诸侯王、列侯、关内侯,又有县侯、乡侯、亭侯等。东汉末年曹操置名号侯、关中侯、关外侯、五大夫以赏军功。三国魏置名号侯,另有国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乡侯、亭侯、关内侯等。晋和南北朝时有五等爵和九等爵。隋为九等爵:国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;炀帝減为王、公、侯三等。唐朝爵分九等:1、王,正一品,食邑万户;2、嗣王、郡王,从一品,食邑五千户;3、国公,从一品,食邑三千户;4、开国郡公,正二品,食邑二千户;5、开国县公,从二品,食邑一千五百户;6、开国县侯,从三品,食邑千户;7、开国县伯,正四品上,食邑七百户;8、开国县子,正五品上,食邑五百户;9、开国县男,从五品上,食邑三百户。宋朝爵分十二等:亲王、嗣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开国公、开国郡公、开国县公、开国侯、开国伯、开国子、开国男。金、元爵分八等: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郡侯、郡伯、县子、县男。清朝爵分宗室封爵及世爵世职。宗室封爵分十四级:和硕亲王、世子、多罗郡王、长子、多罗贝勒、固山贝子、镇国公、辅国公、不入八分镇国公、不入八分辅国公、镇国将军、辅国将军、奉国将军、奉恩将军。世爵世职分九等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轻车都尉、骑都尉、云骑尉、恩骑尉。用以赏功勋。参看《历代职官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派出所

    京师分区警察署的派出机构。北洋政府设置,根据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十二月公布的《设置派出所规程》,派出所采取两种组织形式:一种是各区署就所辖区域划分若干段,每段于守望地设立的派出所,统称为“各段巡

  • 刑狱贼曹

    官署名。东晋末刘裕丞相府分贼曹而置,掌盗贼刑狱,后成为公府、将军府属曹,长官为参军。南朝沿置。北魏公府、诸州府,北齐三师、二大、三公府、诸州府亦置,长官为参军事。常简称为“刑狱”。参见“贼曹”。

  • 北王府郎君

    即“北 (大王) 院郎君”。

  • 行事人

    掌管或负责某事的小吏。《后汉书·杜根传》:“时和熹邓后临朝,权在外戚。根以安帝年长,宜亲政事,乃与同时郎上书直谏。太后大怒,收执根等,令盛以缣囊,于殿上扑杀之。执法者以根知名,私语行事人使不加力,既而

  • 典农司马

    官名。东汉末、三国魏置。典农中郎将、典农校尉、典农都尉的属官。亦称农司马。典农中郎将及典农校尉所置为八品。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为典农中郎将、典农校尉、典农都尉的属官,也称农司马,掌屯田事务。

  • 奚监军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奚六部监治官,主兵事。亦称“奚王府监军”。

  • 主马左右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世宗嫔李氏墓志》:“(嫔乃)殿中将军,领斋帅、主马左右(李)续宝之女也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三九)

  • 县水曹

    县分职诸曹之一。东汉置,主水利之事。《隶释》十五《绵竹江堰碑》记绵竹有水曹掾、史各一人。

  • 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凡州府所募射粮军、牢城军,每五百人为一指挥使司。设使掌本司事。分为四都,都设左右什将、承局、押官各一人。如本处军员不足,三百人或二百人亦设指挥使,百人则止设军使,百人以下立为都,不及百

  • 散官

    官名。指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,与职事官相对而言。汉朝无此专名。东汉献帝建安年间(196—220),曹操置散官骑从。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(404)置散官五等:五品散官比三都尉,六品散官比议郎,七品散官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