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京转运使司
见“南京转运使司”。
见“南京转运使司”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,统勋武前锋副都督及勋武前锋五职等,禁卫宫掖。七品上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间曹操置,统兵,三品。十六国西秦、南朝梁沿置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五班,普通六年(525)刊正将军名号时罢。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凡将军皆掌
官名。匈奴置。由单于子弟充任,统领部众,地位在左、右渐尚王之下。
武官名。三国魏曾以许定为之,不常置,见《三国志·魏书·许褚传》。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二年(1132)始置,以执政兼任,为都督府副长官。
(1)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与北洋政府初期的临时参议院所设委员会之一。由议长指定或由全院参议员选出若干人组成。(2) 北洋政府时期国会参众两院内部各委员会之一。参议院与众议院为审查特别事件分别设置特别委员
以官名称引。《公羊传·文公八年》: “司马者何? 司城者何? 皆官举也。”
蒙古官名。又译作“扯儿必”,意为宰相,成吉思汗建国初置,后专指“内八府宰相”,参见该条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粮食部设置,员额十至十四人,掌稽核会计等事务。
官署名。即大理寺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大理寺。官署名。唐光宅元年(公元684年)改大理寺为司刑寺, 以司刑寺卿与少卿为正副长官。神龙元年(公元705年)复旧。参见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