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海关

海关

税关名。清康熙二十四年(公元1685年)开放海禁,设江、浙、闽、粤四海关。鸦片战争以后,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夺取了中国关税自主权,海关行政管理权和关税收支权等,使海关长期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种工具。其内部机构和人员的编制也很特殊,既不同于中国政府的一般机构,也与各国不一样,具有半殖民地机关的典型特点。清代后期,海关机构由两个部分组成:第一部分是征税部,又称税课司,由税务司主管,相当于各国关税行政部分。职员分内班、外班、海班三种。内班相当于各国的管理部,外班和海班相当于各国的监视部。第二是海事部,又称海政局,本部设于上海,以巡工司主管,专掌海事行政及各种工程事务。其地方机构分为港务、灯塔、巡船三班,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工程事务由海事部分出,成立工务部,又称工程局,为海关的第三个组成部分,由总营造司主管。海关三部,人员以征税部最多,约在百分之八十以上。华洋员职中,又以华员人数为多,均属低级位置;洋员占据高级职位,包括二十多个国籍,其中英国人约占一半。待遇方面,洋员高出华员至少七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中正

    魏晋南北朝时期负责评定士族内部品第的官员。各郡、国皆置,由郡、国大中正推举任职于京师的籍贯为本郡的士族,经司徒府通过,即可兼任,罢免亦同。佐郡、国大中正评品本郡士族。属官有清定、访问等。其职掌沿革详见

  • 小卜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太卜司次官,佐太卜下大夫掌以占卜决定事物的吉凶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官名。见“太卜下大夫”。

  • 太子左清道率府率

    官名。即太子左清道率。

  • 奉宸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奉宸司”。

  • 折本

    清朝“题本”之一种。定制,题本经内阁票拟后进呈皇帝,皇帝认为所拟之签有待斟酌之本,当时不批,折其一角发下,谓之折本。待积若干件,于御门听政时与大学士评议处理,得旨后内阁另拟票签进呈。

  • 人

    官名。掌管国王、王后伙食和祭祀酒食的官。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》“人”注:“祀人:主炊官也。”任此官的为妇女或阉人。

  • 宣业

    官名。即国子博士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国子博士。

  • 南京留守府

    官署名。袁世凯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,临时政府由南京迁往北京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四月一日,孙中山解职,袁世凯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。依照《南京留守条例》的规定,南京留守直属大总统,其职权主

  • 右金吾引驾仗司

    见“金吾街仗司”。

  • 亲王宾辅

    官名。明朝建文(1399—1402)中于亲王府置,二人,以辅弼亲王。进见时,侍坐,称名而不称臣,亲王侍之以宾师礼。永乐(1403—1424)初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