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司局
官署名。即典设局,唐高祖武德 (618—626) 中置,长官为太子斋郎,太宗贞观元年(627) 改为典设局,长官改为太子典设郎。
官署名。即典设局,唐高祖武德 (618—626) 中置,长官为太子斋郎,太宗贞观元年(627) 改为典设局,长官改为太子典设郎。
官名。明初置为太子东宫官。见“左率府使”。
流外官名。宋置,属翰林御书院,十五年出借职。参见“翰林御书院”。
官名。清末各省谘议局长官。详“谘议局议长”。又,内阁总理大臣会议时充议长。
官名。即汾祠丞。
官名。春秋时楚国置。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嚣尹午、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”。
官制用语。即官员目前所有的任职资格。《魏书·崔挺传》: “后改定职令,(崔)振本资惟拟五品,诏曰: ‘振在郡著绩,亦有褒升。’除太子中庶子。”
官名。①北齐太子家令寺所属司藏署长官,置一员,从九品。隋、唐沿置,皆各一员,隋为正九品,唐为从八品下。掌东宫库藏财货、出纳、土木营缮。② 渤海国置,司藏寺长官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即“折冲都尉府”。官署名,为折冲都尉府的简称,详“折冲都尉府”条。
官名。 西魏、 北周冬官府司皮下大夫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