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① 下级军吏。《墨子·迎敌祠》: “校自门左、先以挥,木石继之。”孙诒让注: “校,盖军部曲吏。”②掌驾车马。同“校人”。《荀子·哀公》: “三日而校来谒,曰: ‘东野毕之马失。两骖列、西服八厩’。”③官员通称。《广雅·释宫》:“校,官也。”④教育机构之一。周朝为乡学,汉朝为侯国之学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 “郑人游于乡校。”《正韵》: “校,乡学为校。”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郡国曰学,乡学为校。”


1、编制单位名。西汉将作大匠所属工徒分为五校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将作少府》:“属官有石库、东园主章、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……成帝阳朔三年省中候及左右前后中校五丞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将作大匠》:“左校令一人,六百石,本注曰:掌左工徒。丞一人。右校令一人,六百石,本注曰:掌右工徒。丞一人。”军队编制单位名。《汉书·韩信传》“诸校效首虏休,皆贺。”注:“师古曰:诸校,诸部也,犹今言诸营也。”东汉禁卫军北军五营,称五校,校的长官称尉,如屯骑校尉、越骑校尉、步兵校尉、长水校尉、射声校尉。五校即五营:“北军中候一人,六百石,本注曰:掌监五营。”见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。

2、官爵名。《墨子·迎敌祠》:“校自门左,先以挥,木石继之。”注:“校,盖部曲吏,《管子·度地篇》有部校长官,《商子·境内篇》云军爵自一级以下至小夫命曰校。”

3、学校名。汉制。郡国设置的学校称“”,乡置的学校称“校。”见《汉书·平帝纪》。周朝称乡学为“”,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郑人游于乡校。”注:“乡学为校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吏

    吏名。春秋时即有是称。《墨子·迎敌祠》:“五步有五长,十步有十长,百步有百长,旁有大率,中有大将,皆有司吏卒长。”金、元时亦置。掌路总管府至司县等衙门文书案牍和衙门事务。金朝分女真司吏与汉人司吏。汉人

  • 东岳太师

    官名,王莽置,典致时雨,青炜登平,考景以晷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
  • 百司问事谒者

    官名。唐朝诸王府皆置,各一人,正七品下,掌本府与诸司联络等事。武则天时废。

  • 田曹属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田曹”。

  • 省禁烟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属于省政府。民国二十四年(公元1935年)十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禁烟总监令各省、各市及各县均设置禁烟委员会,协助政府执行禁烟事宜。次年六月三日国民政府公布《各省市县禁烟委员会

  • 金印紫绶

    指黄金铸造的官印和系官印的紫色丝带。汉朝凡诸侯王,及丞相、大将军等高官,均佩用之。简称金紫,亦比喻高官。魏晋南北朝二品以上的三公以及开府位从公者,加金印紫绶; 光禄大夫加者,称为金紫光禄大夫。又,诸王

  • 京市署令

    官名。即京市令。

  • 主管侍卫马军司

    宋朝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省称。

  • 东都牧

    官名。唐朝陪都洛阳最高行政长官,高宗显庆二年(657)置一员,从二品,以亲王遥领,常以长史领府事,玄宗开元元年(713)改河南府长史为尹,通判府务,代行其事。官名。唐置,即“河南牧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奉驾局

    官署名。即殿中省尚乘局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复名尚乘局。参见“尚乘局”。官署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尚乘局为奉驾局,尚乘局奉御为奉驾大夫。咸亨元年(公元670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