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三司使公事
官名。见“三司使”。
官名。见“三司使”。
民国政府成立,初设海军署,不久改为部,设部长一人,掌管部务,政务、常务次长各一人,其属有总务、军术、军务、舰政等八司。
即“协律郎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中。参见“崇虚局”。
官名。金朝置。重臣死后,皇帝派出为死者祭奠的大臣。亦称敕祭使、敕葬使。
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任用官员之方法。官员赴吏部报到听候选用,选定后,赴各该指定处所候补,等候补授实缺。参见“候补”。
即太子左监门率府,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 复为左监门率府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卢恩道曾任此职。一说为春官府属官。正三命。
见“议曹从事”。官名,即“议曹从事,”详此条。
官名,也省称五威右帅,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。详见《五威将前帅》条。
官吏名。南朝宋置,为东宫及各公府执役吏。《宋书·符瑞志下》:“元嘉八年(431)闰六月丁亥,司徒府白从伊生于淮南繁昌获白兔以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