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散骑常侍

散骑常侍

官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 (220—226) 初年置散骑,合于中常侍,谓之散骑常侍。西晋沿置,员四人,位比侍中,三品,秩比二千石,为门下重职,散骑省长官。职掌侍从皇帝左右,谏诤得失,顾问应对,与侍中等共平尚书奏事,有异议得驳奏。亦常用作宰相、诸公等加官,得入宫禁议政。至东晋,夺中书出令之权,参掌机密,选望甚重,职任比于侍中。南朝出令之权复归中书省,散骑省改名集书省,职以侍从左右、主掌图书文翰、文章、撰述、谏诤拾遗,收纳转呈文书奏事为主,地位骤降,虽宋大明(457—464)、梁天监 (502—519) 中均曾下令复重其选以比侍中,但终因职轻事简,不为人重。宋三品,梁十二班,陈三品。选其功高者一人为祭酒,掌纠劾禁令。北朝以兼领修史,实际地位略高于南朝,但仍为闲散之职。唯北魏初一度掌出令,位在中书令之上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二品下,二十三年(499)改从三品。北齐集书省设六员,下设之起居省又设一员,皆从三品。隋初罢集书省,置为门下省属官,仅掌值朝陪从,员四人,从三品。炀帝大业三年 (607)罢。唐初复置,为加官。太宗贞观 (627—649) 初改为从三品散官,旋罢。十七年(643) 复置为职事官,员二人,隶门下省。高宗显庆二年(657) 分置左右,以左散骑常侍二员隶门下省,右散骑常侍二员隶中书省,常侍从规谏,备顾问应对,实则多为安置退罢大臣之虚职。唐高宗时曾改名左右侍极、左右常侍,旋皆复旧。代宗广德二年(764)升正三品。五代因之。北宋仍分左、右,各隶门下、中书省,前期置为三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定为正三品,但未尝除授。辽朝亦分置左、右,为南面朝官。参见“门下省”、“散骑省”。


官名。秦置散骑,又置中常侍;汉因之。魏文帝黄初年间把散骑与中常侍合而为一,谓散骑常侍,侍从皇帝左右,掌规谏,不典事。魏还有员外散骑常侍,晋有通直散骑常侍。自魏至晋,散骑常侍与侍中共平尚书奏事,东晋时罢之,而以中书职入散骑省,故以散骑常侍掌表诏。宋散骑常侍属集书省,齐属东省,梁谓散骑省,陈因之。北魏、北齐为集书省,掌讽议左右,从容献纳,领诸散骑常侍侍郎及谏议大夫、给事中等官,兼以出入王命,位在中书之左。隋属门下省。唐贞观二年制诸散骑常侍皆为散官,从三品,后悉省;贞观十七年复置为职事官,始以刘洎为之,其后定制四员,属门下省,掌侍从规谏;显庆二年迁二员隶中书省,遂分为左右,左属门下,右属中书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三·侍中·散骑常侍》。宋承唐制,左散骑常侍属门下省,掌规谏讽谕,凡朝政得失,官非其人,皆得谏正;右属中书省,其职同。见《宋史·职官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主

    即天子、国君、皇帝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,已而抗节致忠,行出乎烈士,人主使然也。”“人主将何便于此?”皇帝的称谓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人主之尊譬如堂案。”杜甫《莫相疑行》诗:“往时文

  • 八关都尉官

    八关都尉官,各自领兵掌守其关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置八关都尉官”。注:“八关谓函谷、广城、伊阙、大谷、轘辕、旋门、小平津、孟津(关)也。”

  • 主任书记官

    官名。(1)北洋政府设置,为总检察厅各科的主官。参见“总检察厅”。(2)国民党政府在各级法院及其分院中均设有检察处主任书记官,以佐助检察长或检察官工作。

  • 外委千总

    官名。清朝绿营中于正式名额之外所任命的千总。其职权与千总相同,但品秩、俸饷略低,只正八品。武官名。清制绿营各汛军官中在千总、把总之下有外委千总、外委把总。外委千总秩正八品,外委把总秩正九品。

  • 实录院同修撰

    官名。南宋实录院置,以侍从官充任,掌修实录。参见“实录院”。

  • 提点大使

    官名,明置,尚饮局、尚食局(皆属光禄寺)均有此官,为该局主官。见《续文献通考·职官六·内侍省、宣徽院》。

  • 持书

    官名,汉置,为持书侍御史的省称,掌评全国审判定案中的疑事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申屠刚、杜林为持书。”注:“持书即持书侍御史,秩六百石。”参看“持书侍御史”、“治书侍御史”条。

  • 太庙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常寺所属有太庙署,置令及丞。掌郊庙社稷等事,并领郊祀、崇虚二局丞。隋唐金元太常寺均置太庙署,以太庙令为长官,惟宋不置太庙署,以太庙令属宗正寺,以入内内侍充任,掌宗庙荐新、七祀及功臣从享之礼

  • 幢主

    官名。南北朝置,为幢的主将,所领人与数与队主相近,主要用于仪卫,在必要时也参加作战。多以他职兼领。北齐时与军主、别将、统军、都将合列为“备身五职”,备宿卫; 将作寺亦置,负责营造。北齐从九品,北周正三

  • 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

    官名。南宋置为侍卫步军司长官,为三衙最高军职之一,掌步军之政令。武官名。见“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