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元置,员额四人,掌户部会计核算之事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随侍在皇帝左右,由功臣子弟及武勇之士充任,地位较高。《魏书·韩茂传》:“以军功赐茂爵蒲阴子,加强弩将军,迁侍辇郎。”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,皆未载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每州置一人,位在乡大夫下大夫下,掌本州事务。下设州长中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
辽官名。大国舅司佐吏。太宗会同元年 (938),改为敞史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均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参见“司弓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朝上及军中职官。见“朝上典官”、“军中典官”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掌刑罚,一为天朝典官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;一为军中典官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监军。
即“记室参军”。
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丞。隶太府寺左尚方署。
武官名。清置,属前锋营,掌分辖营众。见“前锋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