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征虏将军

征虏将军

①武官名号。东汉初年有征虏将军祭遵。② 官名。三国、魏、晋、南朝宋、齐、梁及北魏为武官,亦作为高级文职官员的加官。三国魏、晋、南朝宋为第三品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置智威、仁威、勇威、信威、严威等五将军代替此职,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第三品上,太和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。


杂号将军名,汉置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遣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征虏将军祭遵等二将军击弘农贼,破之。”其后,三国魏晋南北朝等皆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》:“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,行征虏将军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……”魏、晋和南朝宋为三品,北魏为从三品。明朝也置。参看《南朝宋汇要》、《魏书、官氏志》、《明汇要·职官·将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提辖甲兵

    官名。宋置,简称“提辖”,见“提辖”条。

  • 宗人府左右司

    宗人府内部机构。清于宗人府置左右司,二司分别有正副理事官二人,下设主事、委署主事各二人,供事三人,分掌左右翼(镶黄、正白、镶白、正蓝四旗为左翼,正黄、正红、镶红、镶蓝四旗为右翼)、宗室、觉罗的承袭、文

  •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秩正二品。宪宗时,置开平府; 世祖中统四年(1263),改上都路总管府; 至元三年(1266)给留守司印,皇帝巡狩时行留守司事,皇帝回京后复旧。十八年(1281),并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

  • 南院司空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南大王院官员,在南院司徒下。

  • 敦睦宫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敦睦宫契丹军民之政。置都部署、副部署、判官等职。

  • 药藏监

    官名。即“太子药藏监”。官名。北齐与隋置,见“药藏局”。

  • 小给使学生

    宫女名号。唐置,属宫闱局,员额五十人,掌宫内杂使。

  • 率府

    官署名。唐朝太子左右卫率、左右宗卫率(左右司御卫率)、左右清道率、左右监门率、左右内率置府,号太子十率府,各置率一员、副率一员或二员,并有长史、录事参军事、仓兵(胄)曹参军及司阶、中候、司戈、执戟或监

  • 中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改领军置。与中护军皆典禁兵,属丞相府(一说献帝延康元年(220) 始置。)三国魏时又置领军将军,职掌同,以资格较深者任之。为禁卫军最高统领,有营兵,主五校、中

  • 纸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卉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纸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