廷尉从史
官名。汉代廷尉的属官。《汉书》颜师古注:“只随官僚,不主文书。”
官名。汉代廷尉的属官。《汉书》颜师古注:“只随官僚,不主文书。”
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,设经承,掌理军事。
官名。隋文帝初始置,为尚书省都官曹所辖刑部曹长官,从五品,相当于后代郎中。开皇三年(583)改都官曹为刑部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侍郎一人,正四品,为刑部副长官,协尚书同掌部务。改原头司刑部侍郎为宪
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①亦称“北大王帐郎君”、“北王府郎君”,北大王院官员,在北院司空下。②北枢密院官吏,在北枢密院敞史下。官名。辽北枢密院与北大王院所属都有郎君一官,均称“北院郎君”,为低级事务官
官署名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改工部总部而置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。掌经营造作之总务。二十九年 (1396) 改营缮清吏司。
见“天驷监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置,详见“骑侍下士”。
官名。见“东观学士”。
即“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”。
宋朝礼部郎官之别称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一说属地官府。崔彭自侍伯上士转此职。正三命。官名。《资治通鉴》胡三省注: “门正,掌门关户闭之节及出入门者。”北周置门正上士,正三命。府属不明,可能隶属于地官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