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“拜唐阿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统领保州路兵马。
唐代对由官学选送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的称谓。唐制凡国子监、弘文馆、崇文馆、崇玄学的学生,在完成学业以后,由馆、监先将学生加以课试淘汰,合格者选送礼部参加科举考试,对于礼部考试不合格者,则依年限而有科罚的
明制,巡抚巡察地方时有六种职任,称为巡怃六察。其内容为:清吏治、惩盗贼、肃边政、恤灾黎、进耆老、便人民。
官名。汉朝郡国官府属吏。元帝时始置,典一经,秩百石,职掌教化事宜。掌教育之吏。汉代太常所属有五经百石卒史,为太常寺所属吏员。郡国学校中亦置,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说:“元帝好儒,郡国置五经百石卒史。”则似
官名。西夏置,见“磨勘司”。
官署名。明朝北京大理寺的省称。因与南京大理寺相别,故名。
学官名。金大定十三年(公元1173年)于诸路设女真府学,以新进士为教授,掌教金族子弟。
东宫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掌东宫护卫,见《南史·昭明太子传》。
即“大都南北两兵马司指挥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