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伺
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师帅四人,官阶为职同两司马,掌侍应杂务。
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师帅四人,官阶为职同两司马,掌侍应杂务。
官名。明清置。详见“刑部侍郎”。
官署名。金朝地方九路提刑司之一。世宗大定二十九年(1189)六月,置于北京临潢路。掌纠察黜陟、劝农采访、管领屯田及镇防诸军。设使、副使领司事,秩正三品、正四品。下设判官、知事等官。
武职土官名。清制,秩从五品,甘肃地区置二人:平番县、洮州各一人。
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。见“总统府军事处”。
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所谓伎术官,指的是掌理天文、音乐、医药等专门知识的官员。唐制规定他们只能在本司任用, 除非任职年久,否则不得外迁。伎术官外迁他官,被认为是“器用纰缪, 职务乖违, 不合礼经”(见《唐
官署名。西夏置。语音“每底渠啰”。次等司。
官名。①即廷尉正,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改,武帝建元四年(前137)复改廷尉正,哀帝元寿二年(前1年)再改。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 末魏、吴建国初置,掌平决讼狱,称帝后复改为廷尉正。北魏
科举考试的文体之一。唐代以箴、论、表、赞几种文体考试士子,称为杂文。
官署名。清末外务部所属四司之一。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设。掌铁路、矿务、电线、机器制造、军火、船政,以及聘用洋将洋员、招工、出洋学生各事。置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公元1901年)
官名。清末巡警部之副长官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设。正二品,左、右各一人,特简。佐尚书统率全国警政,筹议警察制度。三十二年,改民政部侍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