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左神策军上将军下。
官名。清朝方略馆之长官。无定额。由军机大臣兼充。总掌方略馆之事。官名。清置,为方略馆的主官,见“方略馆”。
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六年(1269),秩从三品,隶工部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各一员。下设绣局,掌绣造诸王百官缎匹; 纹锦总院,掌织诸王百官缎匹; 涿州罗局,掌织造纱罗缎匹; 尚方库,掌出纳丝金颜料
官名。宋朝初年,选三班使臣以上亲信武臣佩櫜、御剑,为皇帝护卫,称御带,或以宦官充任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改称带御器械。
由府州荐举解试合格者应礼部考试称为乡贡。因其由地方官荐举,故亦称之为乡荐。明清时代亦称乡试中式为领乡荐。
宋朝军职名。隶属都一级统兵官,由都头、副都头或军使、副兵马使管辖,位十将下、承局上。低级军职名。宋代马步军“都”一级编制中有将虞候一职,在马军由军使、副兵马使管辖,在步军由都头、副都头管辖,地位在十将
官署名。清末中央各部院、各省督抚及顺天府之附属机构。宣统元年十二月(1910)奏设。机构、职官无定制,一般在京各衙由丞参督管,各省由司道督管。职司有关该衙该省筹备宪政事宜的执行与统计。(1)清末法部筹
汉初称太仆,俸二千石,掌王车马。武帝改太仆曰仆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官名。汉初王国置太仆,《史记·仓公列传》记齐国有太仆,秩二千百,掌舆马。武帝以后改称仆,减其秩为千石。东汉沿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隶乐部中大夫,正一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职掌参见“典庸器中士”。
士大夫。汉王符《谮夫论·交际》:“内见谪于妻子,外蒙讥于士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