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卫大将军

左卫大将军

官名。①北齐置。《北齐书》卷一四《高思宗传》: “及文宣受命,为左卫大将军。”②左卫之长。隋朝置一人,正三品,掌宫掖禁御,督摄仗卫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为左翊卫大将军,总府事,并统诸鹰扬府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 复为左卫府大将军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 去府字,置一人,正三品。德宗贞元二年(786) 置上将军前为长官,掌宫禁宿卫,总制五府及外府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职掌,多以宗室为之,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,降为正四品。南宋多不除授,孝宗隆兴(1163—1164)中复置,以承宣使遥郡者为之。辽朝亦置,位上将军上,为加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宫正

    官名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增改东宫官员时置,分为左、右宫正,负辅佐太子之责。命品不详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差事

    清朝对在非正式官缺内任职的称呼。凡在额定官署编制以外之机构任职,如总办、提调等,以及临时奉差委办某事之官员,其职务均称“差事”。

  • 土训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土训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专司观察天下土地山川形势及所生异物,昭告于王,以为王行事之参考。北周地官府保氏下大夫所属有土训中士,正二命;土训下士,正一命。职掌与《周礼》的土训同。

  • 大都

    官名。西周设置,见《尚书·立政》,是管理诸侯和王子、王弟们采邑的官。

  • 教育研究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学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延聘精通教育之士定期演讲,内容以教育原理及教育行政为主。学部人员均按时听讲。置庶务员、编辑员各一人,由学部司员兼理。清末学部所属机构。聘请教育专

  • 廊下食使

    官名。唐置,由殿中侍御史二人充任,属御史台殿院。唐制,常朝日百官奏事完毕,陈列于朝堂的仪仗队先行撤走。撤仪仗后接着是议政,议政时唯留下宰臣和记注官,其余官员皆鱼贯而出, 在廊庑之下由光禄寺供给午餐,

  • 将事谒者

    官名。见“通直”。

  • 大副

    海关海事部灯塔科洋员,其地位次于船主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国子寺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训教胄子,管理中央、地方学校之政。设祭酒一人,置功曹、五官、主簿、录事员,领国子、太学、四门三学,各有博士、助教、学生; 诸郡太学亦隶之。隋朝沿置,隶太常寺,设祭酒一员,属官有主簿、

  • 房师

    明清乡试、会试中举人、贡士对荐举本人试卷的同考官之尊称。同考官各居一房,试卷首经其审阅,选中者送主考或总裁裁定后方能取中,因有此称。明清科举之制,乡试分若干房,每房有一名同考官,试卷必须经过某房的同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