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卿
周朝称中等诸侯国以下未受王命的卿大夫为小卿。《仪礼·大射》: “小卿宾西东上,大夫继而在上。”郑玄注: “小卿,命于其君者也。”贾公彦疏:“按《王制》云,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;次国三卿,二卿命于天子,一卿命于其君; 小国亦三卿,一卿命于天子,二卿命于其君。若言小卿,据次国已下有之。”《礼记 ·燕礼》: “席,小卿次上卿。”
周朝称中等诸侯国以下未受王命的卿大夫为小卿。《仪礼·大射》: “小卿宾西东上,大夫继而在上。”郑玄注: “小卿,命于其君者也。”贾公彦疏:“按《王制》云,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;次国三卿,二卿命于天子,一卿命于其君; 小国亦三卿,一卿命于天子,二卿命于其君。若言小卿,据次国已下有之。”《礼记 ·燕礼》: “席,小卿次上卿。”
官名合称,即郡守、郡尉、郡监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,郡置守、尉、监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监御史,秦官,掌监郡。”上文“守、尉、监”之“监”,即“监御史”之简称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属官,掌皇帝所耕藉田收获的谷物,供大祭祀之用。下设神仓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官名。元置,为侍正府的佐官,见“侍正府”。
义同“行征西将军”,参看该条。
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二人,五品。
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置。一说同“大仆”,掌宫中之事。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“韩献子将新中军,且为仆大夫。”杜预注:“兼大仆。”孔颖达疏:“沈氏云:‘大仆职云,王视燕朝则正位,掌摈相。郑注云:燕朝,朝于路寝之
官署名。元代于工部置右三部照磨所,秩正八品,掌兵、刑工三部钱谷计帐之事。主官有照磨一人,所属有典吏八人。
官名。战国秦置。掌管符玺的长官,秦嘉谟辑《世本·氏姓》:“鲁顷公之孙公雅仕秦为符玺令。”官名,秦置,掌皇帝符玺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始皇三十七年十月,行出游会稽,并海上,北抵琅邪。丞相斯、中车府令赵
官名。商代设置,是管理统治部族的基层官吏。甲骨文中有“多生”、“多子”的记载,多生是商王姊妹之子,多子是商王及其兄弟之子。多子族与多生族共同构成商王朝的宗族和姻族,也就是商王朝中的“百姓”。统率宗族和
同僭号。参见“僭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