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官都

官都

官名。一说为众官之长。相当冢宰。《管子·问》: “五官有度制,官都其有常断。”尹知章注: “官都,谓总摄诸司者也。五官既各有制度,官都复自有常断。”郭沫若集校: “此‘官都’与‘五官’同列,当为中央之官都”,“在中央者‘总摄诸司’,等于冢宰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仓头庐儿

    汉朝以奴为侍从者称仓头庐儿。仓头,也写作苍头。汉朝称奴为仓头,以别“良人”。仓头在殿中有职事者,所居为庐,故称仓头庐儿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。”《汉书·贡禹传》:“使奴从宾客浆酒霍

  • 掌罪隶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罪隶一百二十人,掌管盗贼之家没入为奴者,以供官府役使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掌罪隶中士,正二命;掌罪隶下士,正一命。掌役使罪隶(北周往往简取死罪犯,酿造毒药,责其每年供进),属秋官府

  • 尚服局

    官署名。宫廷女官六局之一。隋炀帝始置。掌供给符契、服饰、仪仗。置尚服二人,下辖司玺、司衣、司饰、司仗四司,各司分置官司、典、掌以掌其事。唐朝沿置,改司玺为司宝。宋、金置而不称局。明沿唐制。永乐(140

  • 扫虏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晋时,汲桑曾署石勒为之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,大通三年 (529)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。陈改定为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

  • 掌教上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卢恩道曾任此职。一说为春官府属官。正三命。

  • 湖广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湖广清吏司”。

  • 本班局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著帐官。掌御前侍应等事,属著帐郎君院,置本班郎君等职。

  • 王会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简称王会司员外郎。清朝理藩院王会清吏司之副长官。佐郎中掌司事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设。满洲二人,蒙古三人,从五品。

  • 牧民

    治理民众。以牧人养畜,比喻人君或官吏管理民众。《管子·牧民》: “凡有地牧民者,务在四时,守在仓廪。”

  • 大国舅司敞史

    辽官名。太宗会同元年 (938) 由郎君改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