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学长

学长

宋朝学校职事名。真宗咸平三年(1000)东宫建学,设一员,副学长二员。仁宗至和元年(1054),京兆府(今陕西西安)小学设二至四员,以学生担任,掌执行学规。哲宗时,太学设,掌依学生年龄序其位次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),改小学学长为小长。诸县学亦设,选州学生或进士充任,职责与州学教授同。


(1)宋学校职事名。北宋咸平三年(公元1000年)东宫建学,置学长一人,副学长二人。至和元年(公元1054年)京兆府(今陕西西安)小学设学长二至四人,选派府学生充任,掌学生艺业的传授、执行学规,集合时按学生年龄、身份排列次序。崇宁五年(公元1106年)小学学长改称小长。县儒学学长一人,选派州学生或进士充任,职任与州儒学教授相同。(2)北洋政府时期大学分科及预科的主任称为学长,如文科学长、理科学长、预科学长之类。又司法部直辖 的司法储材馆在馆长之下设学长一人,掌教学事务,类似教务主任或部主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院

    唐代五个官署总称,即御史台监察、殿中、侍御史、中丞、大夫五官署。唐代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台仪自大夫已下至监察,通谓之五院御史。”

  • 文思使

    官名。①文思院使简称。五代后梁置,太祖开平元年 (907) 改为乾文院使。②宋朝武阶官。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,属西班诸司使。真宗咸平元年 (998) 定为同六品,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

  • 中藏府令

    官名。东汉属少府,秩六百石。员一人。掌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。三国时魏沿置。据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,中藏府令六百石,七品,属少府,有丞,职掌同。吴国亦置。晋分置“中黄左、右藏令”。官名,汉置,属少府,俸六

  • 监牧吏

    郡分职吏名。晋置,见《金石录》二○《晋彭祈碑阴》,掌监畜牧之事。

  • 通行官

    吏员名。宋于三司、马步军司及诸州均置,掌接引传达。

  • 永屯军

    金代镇防军之一。屯守西北。

  • 大郡

    汉朝郡级政区等级。元帝建昭二年(前37 )规定,户十二万以上为大郡。大郡军政长官官秩较一般郡为高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: “益三河[大]郡太守秩。户十二万为大郡。”

  • 辽东煎盐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朝设置于辽东地区,掌食盐生产、运销之政。设提举,正七品,同提举,正八品,副提举,正九品,及各盐场盐课司、各盐仓大使、副使等职。

  • 总制

    ①见“总督”。②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与地方之职官,起义之初即设。军中所设,共九十五员。为一军指挥官,监军以下悉归节制。以炎、水、木、金、土五字系衔,每字以下又有一至十九之数,自炎一总制至土十九总制依次类

  • 征收

    清代知县幕宾名。掌理征收核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