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子将

子将

官名。①唐朝横河、高阳、唐兴、恒阳、北平等五军,每军一万人,分三番教习,每一千人置子将一员,以果毅都尉充任。②唐末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子从训,于牙兵外另聚亡命五百人,号子将,激起牙兵变乱。


官名。唐制,每军大将一人、副将二人、总管四人、子将八人。子将即小将,掌布列行陈金鼓和部署卒伍。参看《资治通鉴》唐开元四年“时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奉使在突厥”胡三省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监

    “外殿中监”省称。官署名。指都水监所属都水局。宋代都水监在澶州置局,号称外监,掌治河渠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五·都水监》。

  • 才高位下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不遇类科目。神龙二年(公元706年)诏举,冯万石等三人及第。

  • 守阙军将

    见“守阙进义副尉”。武臣本官阶。宋置,无品级,位在军将下。政和二年(公元1112年)易以武阶官之名,称守阙进义副尉,秩未入流。

  • 断官

    即“详断官”。

  • 武略将军

    散阶称号。①金始置为武散官,以授从六品下武官。元沿置,改武官从五品,宣授。明朝为武官从五品,初授。清初沿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五品之封赠。乾隆二十年(1755),改武略郎。②见“十武将军”。官名。元、

  • 龙兴打捕提领所

    官署名。元置,属宣徽院,设提领、副提领各一人。

  • 布大衣大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尚膳总领”。为盛京三陵(永陵、福陵、昭陵)官。

  • 京畿都漕运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78)改原行省漕运司而置,隶户部。二十四年,分立内外两运司,领在京诸仓出纳粮斛及新运粮提举司站车运粮公事。为正三品衙门,设运使二人,下设同知、副使、判官各二人。领新运粮提

  • 宇宙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简文帝大宝元年(550),侯景自加宇宙大将军,都督六合诸军事。

  • 左羽林率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属官,统禁军羽林士,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,下设左羽林率中士、左羽林倅长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