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女史

女史

官名。①《周礼》天官、春官之属。《天官》:“女史,掌王后之礼职,掌内治之贰,以诏后治内政、逆内宫、书内令; 凡后之事,以礼从。”《春官·序官》:“世妇,每宫卿二人、下大夫四人、中士八人、女府二人、女史二人、奚十有六人。”郑玄注: “女府、女史,女奴有才知者。”② 内宫女职。北魏置,典内宫事,视三品。隋炀帝改名女使,分隶女官六局二十四司,视外,其员额依诸局事务之繁简,多者十人以下,无定员。唐朝复名女史,宫官六尚二十四司及宫正皆置,二至十人不等,掌执文书; 太子内官三司诸掌亦置,二至四人不等。金同唐制,六尚二十四司及宫正皆置,二至十人不等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内职定为六局一司,尚功局置六员,余五局及宫正司各置二员,二十七年共增为九十六员,二十四司及宫正司分置二至十人不等,比外职掾吏。


女官名。1、周置,属天官·冢宰,掌王后之礼,记宫内之法,核计六宫财用,书写王后命令等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:“女史八人。”注:“女史,女奴晓书者。”疏:“案其职云,掌王后之礼,职内治之贰,亦女奴晓书者为之。其职,与王之大史掌礼同。”2、汉置,为后宫女书记,掌记录功过和侍奉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:“女史彤管,记功书过。”郑玄注说:“亦如太史之于王也。”彤管:红杆毛笔。《汉书·孝成班倢妤传》:“顾女史而问诗。”3、到南朝宋,“女史”前则冠以职事修饰文字,如校书女史、赞乐女史、中训女史、校学女史等,见《宋书·后妃传》。4、北魏也置女史,掌内事,位视三品。见《魏书·皇后传序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接折

    清朝军机处术语。每日皇帝将已批阅之臣工奏折发交军机处,由军机章京分送给各军机大臣互阅,称“接折”。

  • 同判太常寺

    官名。宋初太常寺少卿为寄禄官,置同判太常寺为太常寺的副长官。元丰改制始以太常寺少卿为太常寺的副长官。

  • 左侍郎

    官名。①十六国西秦乞伏炽磐置,为高级执政官。《晋书·乞伏炽磐载记》: “罢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、六卿、侍中、散骑常侍、黄门郎官,置中左右常侍、侍郎各三人。”② 王、公国属官。掌侍从赞礼,通传教令。南朝或

  • 通事

    ① 指朝觐聘问之事。《周礼·秋官 ·掌交》:“掌邦国之通事而结其交好。”②中书通事郎、中书通事舍人、通事令史、通事舍人等官的简称。详见各条。③北魏吏名。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(444)为侍中、中书监、司徒

  • 循资

    选举制度,即选人依资序叙迁。唐玄宗开元十八年(730),侍中裴光庭以选人猥众,有出身二十余年而不获禄者,乃作循资格,无论贤与不肖,一概据资考配拟。凡官罢,满若干选而后集,各有差等,官卑选多,官高选少,

  • 小县伯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职掌参见“县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河东山西等处铁冶都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世祖至元四年(1267),立西京路洞冶总管府,掌河东地区金、铁等冶炼。七年,罢。十三年,立平阳等路采金铁冶提举司。十四年,罢。其后提举司废置不常。成宗大德三年(1299),置河东山西铁

  • 税务处督办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税务处的长官。见“税务处”。

  • 御妻

    官名。天子后宫女官。掌侍御天子居寝等后宫之事。《礼记·昏义》: “古者,天子后立六宫,三夫人,九嫔,二十七世妇,八十一御妻,以听天下之内治”。女官名。又叫“九御”、“女御”、“御女”,也是天子的妾,位

  • 汉人省掾

    参见“省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