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翊卫
即太子左、右卫率府所统翊府及其卫士。详见“翊卫”。
即太子左、右卫率府所统翊府及其卫士。详见“翊卫”。
即行为不正的官吏。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先世之吏正,故其民笃;今世之吏邪,故其民薄。政弊而不行,令倦而不听。夫使邪吏行弊政,用倦令治薄民,民不可得而化。此治之所以异也。”
官名。北宋哲宗绍圣四年(1097)置,以使臣充任。参见“都监”。
清朝确定藏传佛教“活佛”继承人的制度。此教认为达赖喇嘛、班禅额尔德尼及诸呼图克图圆寂之后皆能自在转生,代代承袭佛号,称为 “呼毕勒罕”。呼毕勒罕的确定,向系达赖喇嘛所属之拉穆吹忠降神指认,以致秘相传袭
即“殿中郎”。
参见“丁忧”。
官署名。明朝北京大理寺的省称。因与南京大理寺相别,故名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计部中大夫掌纳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员一人,以朝官充任,总领三司都磨勘司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随三司废。
即“巴牙喇壮达”。
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置,属户部右曹,掌行免役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