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中盾丞
官名。北齐置,太子中盾署次官,员一人。参见“太子中盾署”。
官名。北齐置,太子中盾署次官,员一人。参见“太子中盾署”。
官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昭功万户都总使司长官,置二员。下设同知一员,从三品;副使二员,正四品; 经历、知事各一员。
①官名。清朝新疆布鲁特 (今柯尔克孜族)各部之首领,职权、地位与维吾尔族阿奇木伯克略同。乾隆 (1736—1795) 时定为二品至七品不等。②地方基层行政组织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令五家为比,使
官署名。掌管宫廷医疗事务之机构。金朝始置,为宣徽院所属机构,掌医药。设提点、使、副使、判官分掌院事。下设正奉上太医、副奉上太医、长行太医、十科额五十人。别设御药院,掌进御汤药。元朝沿置,始为独立机构。
官名。辽朝置为南面官,南枢密院官员,在知南院枢密使事下。
即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”。
官名。明置,见“锦衣卫中所指挥使”。
官名。见“茶上人”。
官署名。金朝置,属尚书省。主管兵、刑、工三部法律事宜。设司正二员掌披详法状,秩正八品; 检法二十二员掌检断各司取法文字,秩从八品。兴定二年(1218)曾增设知法、掌法等职,四年罢。官署名。金代于工部设
即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”。
明清两朝县设三班六房,概指科室吏役。三班即皂班、壮班、快班;六房即吏房、户房、礼房、兵房、刑房、工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