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史公

太史公

西汉司马谈、司马迁父子先后任太史令,皆称太史公。其由来说法不一,或以为尊称,或以为官名。


关于太史公有两种说法:一说太史公是官名,位在丞相上;一说太史公不是官名,是司马迁对其父谈的尊称,太史公即太史令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喜生谈,谈为太史公。”“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”,“太史公仕于建元、元封之间”,“太史公既掌天官,不治民。有子曰迁”,“是岁,天子始建汉家之封,而太史公留滞周南,不得与从事,发愤且卒。而子迁适反,见父于河雒之间。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:予先,周室之太史也……予死,尔必为太史;为太史,毋忘吾所欲论著矣。”注:“如淳曰:‘《汉仪注》太史公,武帝置,位在丞相上。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,副上丞相,序事如古《春秋》。迁死后,宣帝以其官为令,行太史公文书而已。’晋灼曰:‘《百官表》无太史公在丞相上。又卫宏所说多不实,未可以为正。’师古曰:‘谈为太史令耳,迁尊其父,故谓之为公。如说非也。’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正

    官名。传说颛顼氏所置五行之官,亦即春官。死后为神,称句芒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 “自颛顼以来,为民师而命以民事,有重黎、句芒、祝融、后土、蓐收、玄冥之官,然已上矣。” 应昭注: “颛顼氏代少皞氏者也

  • 浆人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酱醋作料。

  • 大宗正司

    官署名。宋仁宗景祐三年 (1036) 置,掌纠合宗室族属加以训导,接受族属词讼,纠其违失,有罪即劾奏,法例不能决者奏请裁决。总管宗室服属远近之数和赏罚规式,每年录存亡之数报宗正寺。设知大宗正事、同知大

  • 都督七军

    武官名。三国魏置,掌征伐。曹仁曾任此职,不常设。见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。

  • 状头

    唐代称省试第一名为状头。武后时试贡士于殿前,门下用奏状报其等第,因此居首者称状头,亦称状元。

  • 民部吏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见“民部中大夫”。

  • 肃卫

    功臣号。宋朝以赐禁军诸班直将校。参见“功臣号”。

  • 赐尚方剑

    官员升赏方式之一。《明史》卷二五0记天启时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去辽东,“帝特御门临遣,赐尚方剑坐蟒,阁臣送至崇文门外。”

  • 公主邑司令

    官名。唐朝公主邑司长官,又称公主家令,置一员,初为正八品,睿宗太极元年 (712)升从七品下。掌公主财货、仓廪、田园,其制度皆隶宗正寺。

  • 乌撒宣慰司

    即“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