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元帅大本营

大元帅大本营

孙中山准备北伐的指挥机关。民国十一年(公元1922年)因陈炯明的叛变,非常大总统被迫离开广州,政府和国会均被破坏。当时北洋军阀正宣扬“法统恢复”,国会议员遂多北上。十二年(公元1923年)初,陈炯明被逐,孙中山回粤,当时非常国会既不存在,“护法”也失掉意义,便不再用军政府的名义。其时广东军队颇多,不能不有所统率,于是孙中山就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。三月二日组成大元帅大本营。大元帅的职权为掌理政务,指挥、调度各军,任免重要官吏,决定政府机关的设置或裁并,公布条例、发布命令等。大本营内部设置四部、两局、一库、两处:四部为外交部、内政部、财政部、建设部;两局为法制局,军计局。一库为金库。两处为参谋处,秘书处,两处分别以参谋长与秘书长为主官,另有参军长。另外以大元帅直辖大理院,为最高审判机关,兼管司法行政事务,并配置总检察厅。大元帅大本营于民国十四年(公元1925年)七月一日改组为广州国民政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央监察委员会

    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属的监察机关。依照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一月二十八日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《中国国民党总章》的规定,其职权为:一、依据党纪,决定各级党部或党员违背纪律的处分;二、稽核中央执行

  • 火药局管理大臣

    即“管理火药局大臣”。

  • 履工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屦人下士二人,工八人。掌理王和后各种服色所应穿着的鞋子,辨别外内命妇的命屦、功屦、散屦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于冬官府置履工中士,正二命,履工下士,正一命。属冬官府司皮下大夫。

  • 左军都督府

    官署名。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。初分领在京留守左卫、镇南卫、水军左卫、骁骑右卫、龙虎卫、英武卫、沈阳左卫、沈阳右卫。永乐 (1403—1424) 后改水军左卫、英武卫隶南京左军都督府。并领在外浙江都司、辽

  • 主谱令史

    官名。魏晋南朝秘书、著作等官署多置。魏、晋八品,后不详。官名。见“主图令史”。

  • 虞舜时创设的学校名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,养庶老于下庠。”氏族社会中掌教化的是长老,对氏族成员普遍地进行礼、乐、射等教育。虞舜时氏族已分化为阶级,部落联盟议事会已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关,

  • 左府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左府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赤龙氏

   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太皞”。

  • 两京郊社署令

    见“两京郊社令”。

  • 中央警官学校

    专门学校名。原名警官高等学校,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北洋政府创办,校址设在北京,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接办,属内政部。依照民国二十一年(公元1932年)五月内政部修正公布的《警官高等学校规程》规定,警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