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外兵曹

外兵曹

官署名。①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郎曹之一。设郎(郎中)为长官,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,属五兵尚书。(北魏及北齐初年属七兵尚书)西晋武帝太康(280—299)中分为左、右两曹,东晋南朝仍并为一曹。北魏与左、右外兵曹并置,北齐罢,唯置左、右外兵曹。②诸公、军府僚属诸曹之一。西晋末司马睿始置于丞相府,东晋南北朝诸公、军府沿置。设参军掌其事。高欢为东魏丞相时,相府外兵曹掌全国军队之政令。高洋建北齐,相府诸曹归并尚书省,外兵曹则改外兵省,直接禀命于皇帝。


官署名,三国魏始置,属五兵尚书,掌外兵。西晋分为左、右外兵曹,东晋穆帝以后复为一外兵曹。南朝宋等沿置。北齐分左、右外兵曹,左外兵曹掌河南和潼关巴东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;右外兵掌河北潼关巴西诸州丁帐及发召征兵等事。隋以后并入兵部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、《宋书·百官志》、《隋书·百官志上中下》、《通典·职官五·兵部尚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发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清除墙屋害虫。《周礼·秋官》: “赤发氏,下士一人,徒二人”,“掌除墙屋,以蜃炭攻之,以灰酒毒之,凡隙屋,除其狸虫”。

  • 崇文门副使

    官名。明朝顺天府崇文门税课分司官员。永乐(1403—1424)初置,一人,不入流。掌征收商税之事。

  • 少师

    官名。④ 与少傅、少保并称三少或三孤,居其首位。相传西周已置,辅助太师、太傅、太保辅弼君王。《尚书·周官》: “少师、少傅、少保,曰三孤。”后不置。北周复置三孤官,与三公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并为大臣加

  • 史馆学士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,翰林院国史院官员,在监修国史下,实掌国史院事务。保宁八年(976),“谕史馆学士,书皇后言亦称‘朕’暨‘予’,著为定式”。(《辽史·景宗纪》)官名。辽国史院置,掌修国史,地位在

  • 右赞善

    官名。参见“左赞善”。

  • 大司农丞

    官名。西汉为大司农副贰,员二人,或称大司农中丞。秩千石。东汉至南北朝沿置,员一人。东汉秩比千石,魏、晋、宋七品。北魏初因之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中。后增置大司农少卿辅佐大司农,丞降为佐

  • 掖庭暴室丞

    官名。东汉掖庭令的属官有暴室丞。以宦者担任,为暴室官员。暴室是宫中的织染厂,也设有医生,宫中妇女有病到此医治;皇后贵人有罪也到此,所以有“宫中监狱”之称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掖庭令》:“暴室丞主中妇人疾

  • 判北院枢密使事

    官名。辽朝多以太子或亲王任此职,统领北枢密院政事。

  • 内阁政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新设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组内阁,设会议政务处,置此职,以各部尚书充任。宣统三年(1911),改责任内阁,遂改设内阁总理大臣、协理大臣。

  • 川师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川师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