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指一级官署。清朝设置广泛,然名称各异,地位悬殊。如军机处、太常寺工程处、粘竿处、侍卫处等。至清末,始作为中央各部下属机构。


官署名。(1)中央行政机关。如清末所设的财政、练兵、税务三处,各以大臣为主官。财政处与户部会衔奏事时,列衔在户部之上。(2)最高国家机关内部机构。如北洋政府总统府所属有军事处(后改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)、翊卫处;国民政府所属有文官处、参军处、主计处、下辖各局。(3)院属机关,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内部机构有秘书处、政务处;司法、考试、监察诸院有参事处、秘书处;立法院有秘书处、编译处。(4)部、会、署所属机关,与厅司平行,如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军政部有会计处;侨务委员会有秘书处、侨务管理处、侨民教育处;卫生署有总务、医政、保健、防疫四处。(5)厅、司所属机构。辛亥革命后各部厅、司之下设科,或科处并设,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教育部总务厅设文牍、会计、庶务三科及编审处。后来渐以科为处的下级单位,国民党政府沿其制,逐渐形成处为厅、司与科之间的一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镇大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详“镇副将”条。

  • 国史馆清文总校

    官名。清国史馆置,员额一人,掌总校满文之事。

  • 稻田守丛草吏

    官名,三国魏置,掌军垦屯田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:“为都尉学士,以口吃,不得作干佐,为稻田守丛草吏。”

  • 边铺军

    金代镇防军之一。于河南、陕西与南宋、西夏毗邻地区编练百姓组成,以居守边界。

  • 大都税课提举司

    见“大都宣课提举司”。官署名。见“大都宣课提举司”。

  • 左勋侍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置,详见“勋侍下士”。

  • 官名。西周置。掌商贾贸易。《颂鼎铭》:“命汝官司成周贾,监司新造贾,用宫御。”

  • 外都督曹

    官署名。西晋置,属御史台,掌监察京畿以外诸军府长官。设侍御史掌其事。东晋、南朝宋、南齐沿置。梁、陈不详。

  • 警正

    警官名。北洋政府设于京师警察厅,员额三十九人,凡荐任警职均以警正充任,其地位在警佐之上。

  • 胞人长丞

    官名。《礼记·祭统》:“胞者,肉吏之贱者也。”胞人掌宰割,以供应宫内的肉食。其主管为长及丞。隶属于少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