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际贸易局

国际贸易局

实业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掌调查中外商情,促进对外贸易。设局长、副局长为正副长官;中西文秘书各一人,分掌机要文件及长官交办事务。局内分设四处:总务处,掌文书的撰拟与收发、保管,印信的典守,职员成绩的考核,预算、决算的编制,款项的出纳与保管,出版物发行与广告事项以及其他庶务事项;指导处,掌海外直接贸易的提倡指导,输出物品的指导改良与奖励,中外商人旅行考察的指导,国际贸易团体的保护监督,海上航运及海上保险的提倡指导,国际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的征品参加,进出口商纳税的指导,预防外货在华的倾销及其他指导事项;统计处,掌各国对华贸易的商情调查及统计编制,对外贸易的调查与统计编制,各地出口业的调查与统计编制,中外商情金融及物价指数的调查与统计编制,贸易统计资料的征集,其他调查及统计事项;编纂处,掌关于国际贸易出版物的编译,国际贸易论文的征集及审订,国际贸易年鉴的编辑,以及其他关于国际贸易刊物的编审事项。各处设主任一人,承长官之命掌理本处事务;编纂专员、统计专员各二至四人,指导专员、税则专员各二人,调查专员四至六人,承长官之命分任各处事务;科员八至十六人,并得酌用雇员十至二十人。本局得就本国侨商在国外经营国际贸易或其他经济事业著有声誉者,研究国际贸易、关税税则及经济统计之专家曾有著述者,热忱赞助我国国际贸易事业之发展者中呈请聘为名誉顾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辅弼

    辅助天子的官,即后世的宰相。《尚书大传》:“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用辅弼称宰相本此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,以能遂疑计恶,以不陷于大难。”《后汉书·伏湛传

  • 环人

    《周礼》官名。一说为周朝置。①军吏。掌查获军队中的奸细,拘捕敌方间谍。《周礼·夏官》:“环人,下士六人,史二人,徒十有二人”,“掌致师,察军慝,环四方之敌。巡邦国,搏谍贼,讼敌国,扬军旅,降国邑”。②

  • 县政府地政科

    县政府内部分科之一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九年(公元1940年)裁土地局后置,以科长为主官。掌理土地测量登记、土地征收、垦荒、业主佃户争议处理、土地使用重行划分。

  • 遥辇帐节度使

    官名。辽置,为遥辇帐节度使司的主官。见“遥辇帐节度使司”。

  • 大都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中尉无曾任此职,并为使持节、侍中、都督南征诸军事、征西大将军,是总率诸军讨伐青、徐等地的统帅。

  • 都君子

    春秋时楚国从都邑征召的亲军武士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 “左司司沈尹戍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。“杨伯峻注:“‘都君子’为亲军之称号征发自都邑者。”

  • 导官令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属少府,掌选择供奉皇室所用粮食。东汉沿置,秩六百石,改属大司农。三国魏定为七品。两晋、南朝皆置。北齐、隋、唐为司农寺导官署长官。隋从八品,唐正八品下,员皆二人。宋初汉存空名,神宗元丰(1

  • 太史丞

    官名。秦朝奉常属官,为太史令副贰。西汉景帝中元六年 (前144)改隶太常,东汉置一员,二百石。三国魏置一员,二百石、八品。晋朝、南朝沿置,梁隶太常卿,流外三品蕴位。北齐为太常寺太史署次官。隋朝为秘书省

  • 右校

    ①官名。亦称邦右校。战国赵置,主管兵器铸造。②官署名。详见“右校令”、“右校署”。1、官名,又名邦右校,战国赵置,掌制造兵器。见《相邦春平侯剑铭》。2、官署名,秦置,汉因之。初置前后左右中五校,后仅置

  • 营造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。初为“惜薪司”,顺治十八年(1661)改“内工部”,康熙十六年(1677)始称营造司。掌宫廷修缮事务。凡宫殿及庭园工程,大者会同工部办理,寻常岁修自行承办,每年定期淘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