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国子监博士

国子监博士

学官名。①国子学教官,即“国子博士”。②明、清国子监置,掌博士厅事,分经讲授儒学,考校程文,偕助教、学正、学录掌六堂学生之训诲,清朝还经理南学事宜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学为监,置三员,从八品,二十四年定置五员,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礼记》,人专一经,又称五经博士。永乐元年 (1403) 北京国子监置一员,十八年迁都北京,遂有南北监博士之别,南监仍三员,北监五员; 中都国子监曾置,洪武二十六年罢; 宣德五年(1430) 以北监博士汪奉、许子谟为翰林院检讨,自后,官满三考者皆可升翰林官,仍兼理监事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国子监博士厅置,汉三员,十年省一员,十八年置满洲一员,康熙五十二年 (1713) 又省汉一员,遂为汉、满各一员。初,汉员正八品,满员从七品,乾隆元年 (1736) 并改从七品; 光绪三十一年(1905) 省入学部,嗣以文庙、辟雍典礼隆重,仍置以分治其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宦官

    1、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。《后汉书·宦官列传·序》:“中兴之初,宦官悉用阉人,不复杂调它士。”因此,后来也称宦官为阉人、太监。2、官吏的通称。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说有蘭家女,承籍有宦官。”

  • 文选清吏司派办处

   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设,掌核议京外各项异常、寻常保案及奉旨允准各案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

  • 掌出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职岁上士四人,中士八人,主管财政支出的事务。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掌出上士,正三命;掌出中士,正二命。相当于《周礼》天官职岁之职。

  • 掌仪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掌仪司之职官。额设八人,佐郎中掌司事。

  • 博士祭酒

    官名。秦、西汉有博士仆射,为博士之长,东汉改置此官,秩六百石。由太常选定博士一人兼任,领诸五经博士,仍掌教授经学,备顾问应对。三国沿置。西晋为太学之长,与国子学之长国子祭酒并隶太常。东晋南朝以国子祭酒

  • 膳工

    吏员名。宋置,属殿中省尚食局,员额二百人,掌烹制膳食之事。

  • 忠义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高贵乡公甘露二年(257),因玄菟郡高显县民王简负担被反叛吏民所杀的县长郑熙之丧至州,特下诏拜简为之。见《三国志·三少帝纪》。官名,三国魏置,领郡兵,主治安、除奸猾,防盗贼。《三国志·

  • 御药房提督太监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御药房长官,掌御用药品,及医官,与太医院官相表里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·宦官》。

  • 中卫尉

    官名。金朝卫尉司长官,掌皇后宫事务,从三品。官名,金朝置。从三品,为卫尉司长官,掌总中宫事务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
  • 官名。周朝置。掌龟卜。《尚书·周书 ·洪范》:“龟从,筮从,卿士从,庶民从,是之谓大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