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炎帝”。
官名。金朝置,系文职正五品中之封阶,为四十二阶之第二十二阶。元朝袭之,升为正四品,宣授。明朝为文职正四品之升授,属四十二阶之第十八阶。清朝为文职正四品之封赠,属十八阶之第七阶。另,清初武职中属八旗者正
官名。南诏官,主礼,以清平官,酋望、大军将兼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文类科目。天宝十三年(公元754年)诏举,杨绾及第。
见“资善堂”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资善堂”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总兵”。
官名。金代诸京留守司设此官,品位在留守下,为该司副贰长官,正四品,带同知本府尹,兼本路兵马都总管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诸京留守司》。
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见“政务次长”。
官名。南朝宋、齐置,与东冶令分掌鼓铸冶金,领工徒。隶少府。官名。见“诸冶令”。
战国时秦国经过训练的步兵之称。“锐”取其勇猛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