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州
三国吴行政区划。吴孙权雄据江东,占有东汉交州全境及荆、扬二州之大部,至孙皓元兴元年(公元264年)更分交州置广州,合为四州。扬州治建业(今江苏省南京市),荆州治南郡(今湖北省江陵东北),交州治所在龙编(今越南民主共和国河内市东天德江北岸),广州治所在番禺(今广东省广州市南部)。此外,《通志》等书谓吴又有郢州,治所在江夏(今湖北省鄂城),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二说:“晋灭吴得州四,谓荆、扬、交、广也。郢州似初置后废。”
三国吴行政区划。吴孙权雄据江东,占有东汉交州全境及荆、扬二州之大部,至孙皓元兴元年(公元264年)更分交州置广州,合为四州。扬州治建业(今江苏省南京市),荆州治南郡(今湖北省江陵东北),交州治所在龙编(今越南民主共和国河内市东天德江北岸),广州治所在番禺(今广东省广州市南部)。此外,《通志》等书谓吴又有郢州,治所在江夏(今湖北省鄂城),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二说:“晋灭吴得州四,谓荆、扬、交、广也。郢州似初置后废。”
官名。明朝内阁阁臣通称。原意是辅佐之臣,秦汉以后成为宰相的通称。
官名。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陆军部的副长官。见“陆军部”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 “初,(道武) 帝欲法古纯质,每于制定官号,多不依周汉旧名,或取诸身,或取诸物,或以民事,皆拟远古云鸟之义。诸曹走使谓之凫鸭,取飞之迅疾。”
官名。又称“大理”。春秋战国齐置。掌刑狱。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决狱折中,不杀不辜,不诬无罪,臣不如宾胥无。请立为大司理。”
官名。辽朝置为南面官,司天监官员,掌孔壸刻漏之事。
官名。宋置,见“河南府尹”。
官署名。汉朝及三国均置。为公车司马省称,以令主之,属卫尉。掌管宫中司马门警卫,并接待臣民上书及征召。东晋、南北朝亦置。官署名,汉置,为公车司马的省称,其长官称令,属卫尉;掌宫中司马门的守卫、接待臣民上
官名。宋朝初年,改弘文馆大学士置。以上相兼领,或同时兼监修国史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 。官名。见“昭文馆”。
清朝内奏事处或内奏事太监之简称。
即“崇德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