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隶从事

司隶从事

① 司隶校尉所置僚佐诸从事的泛称。汉朝有都官、功曹、别驾、簿曹、兵曹、部郡国诸从事,秩百石。又有掾、史之别。魏、晋又增诸曹、武猛、督军等从事。详见各条。② 隋朝司隶台属官。炀帝置,员四十人,协助刺史巡察诸郡。后罢司隶台,仍留司隶从事之名,临时选用京官清明者暂摄其职。


官名,汉置,又称司隶从事史,属司隶校尉,共十二人,分掌司隶校尉所主诸事。都官从事,掌察举百官犯法者;功曹从事,掌州选署及众事;别驾从事,校尉行部则奉引,录众事;簿曹从事,掌财谷簿书;如有军事,则置兵曹从事,掌兵事。其余司隶校尉部所属七郡,每郡从事一人,掌督促文书,察举非法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判司封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为司封司长官,员一人,以无职事朝官充任,掌定谥及先期戒本部赴集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司封复置郎中、员外郎,遂罢。

  • 都大提点坑冶铸钱

    官名。北宋仁宗景祐元年(1034)始置,资序同提点刑狱。后省。南宋高宗绍兴五年(1135)复置,后又省。孝宗淳熙二年 (1175)再置。掌坑冶铸钱之事。参见“提点坑冶铸钱公事”。

  • 总管圆明园事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圆明园之主管官。掌圆明园岁修工程、陈设器皿及属官迁除奖罚诸事。雍正元年(1723)设,无定员,由皇帝特简。

  • 蕃官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,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任宋朝官职,称为蕃官。由枢密院与兵部掌管。有三班借职、三班奉职、左班殿直、右班殿直、閤门祗候、左右侍禁、内殿崇班、内殿承制、染院使、洛苑副使、东西头供奉官、内藏库副使、

  • 铠曹行参军

    官名。铠曹长官。南朝齐公府、将军府置。梁沿置,自三班至流外五班,陈自八品至九品。北魏公府、将军府置,七品上至九品。北齐公府、将军府、州府置,自六品上至七品上。隋朝诸卫率府、王府置,自从七品上至视从八品

  • 武备院兼管事务大臣

    见“武备院兼管大臣”。

  • 中校令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将作少府(将作大匠),有丞,成帝阳朔三年(前22)省。唐朝开元二年(714)又置,为中校署长官,从八品下。有丞,员三人,正九品下。掌供舟车兵仗、厩牧杂作器用之事。凡行幸陈设则供竿柱,闲厩供

  • 内命妇

    命妇之一种。①周朝王室宗亲子姓世妇。《礼记·丧大记》: “内命妇姑姊妹子姓,立于四方。外命妇率外宗,哭于堂上北面。”郑玄注:“世妇为内命妇,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。”孔颖达疏: “内命妇则子妇也。”②三夫

  • 王府骁骑校

    官名。清置,见“王府参领”。

  • 大理院民科第一庭

    审判机构名。清末置,由大理院民科主管,掌民事诉讼及不服京师等高等审判厅判决的上诉案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