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要下大夫

司要下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司要司长官,下设小司要上士以佐其职,领司烜中士、伊耆氏中士等官属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
官名。《周礼》无此官,北周于秋官府置司要下大夫,正四命。其职掌史无明文,从其属官的职掌推测,可能是掌管供给祭祀用器物的官。副职为小司要上士,正三命。其属官有二职:一为司烜中士、下士,掌供祭祀用的明齍、明烛、明水,并掌火政;一为伊耆氏中士、下士,掌供杖及杖箧,以供祭祀及赏赐之用。详见“司烜中士、下士”、“伊耆氏中士、下士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表奏议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大理寺置,掌拘催详断案八房断议狱案,兼管旬月申奏。

  • 中谏

    左、右补阙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五《官称别名》: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补阙(今司谏)为中谏”。

  • 参议中书省事

    官名。元朝置。简称参议。设于世祖中统元年(1260),秩正四品,为中书省参佐官首领,掌左、右司文牍,总管六部事宜,参预宰相会议军国重事。初设一员,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增至六员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

  • 内书舍人

    参见“内史舍人”。

  • 上佐官

    参见“上佐”。

  • 掌散乐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有旄人下士四人,掌教舞散乐及夷乐。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置掌散乐中士,正二命;掌散乐下士,正一命。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。

  • 三大府

    官署名合称。明初中书省、大都督府及御史台三衙门的合称。

  • 司右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司右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司右司长官,掌皇帝出行、田猎时的护卫。下设小司右下大夫、小司右上士、小司佑中士以佐其职,领戎右下大夫、斋右下大夫、宾右上士、道右上士、田右

  • 典馔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属官,主猪的饲养、繁殖。正二命。下设典彘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尚书二千石郎

    参见“二千石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