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水中大夫

司水中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水司长官,员一人,掌河渠疏浚、灌溉及舟船运输事务。下设小司水下大夫、小司水上士以佐其职,领典壅上士、掌津中士、舟工中士、典鱼中士、典彘中士等官属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,以下大夫为长官。宣帝即位后,复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
官名。《唐六典·尚书工部》“水部郎中”条说:“魏置水部郎中。历宋齐后魏,并有水部郎中。后周冬官府有司水中大夫、小司水上士。”又《唐六典·都水监》之职亦说:“后周有司水中大夫一人。”北周司水中大夫正五命,掌如水部郎中与都水监之职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杨敷传》:“保定中,征为司水中大夫。时议欲东讨,将委敷以舟舰转输之事。”据此,可知司水大夫在国家有军事时还掌管舟舰运输之事。其副职为小司水下大夫,正四命;属官有小司水上士,正三命;又有典壅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掌津中士、下士,舟工中士、下士,典鱼中士、下士,典彘中士、下士。参见“水部郎中”、“都水使者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士

    官名。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(511)改宗子羽林置。由宗室子弟充任,在宫内值勤。由尚书计其本秩资集,叙从七品以下,从八品以上官职。

  • 五利将军

    西汉武帝封膠东宫人栾大为五利将军。一般地说,将军都掌征伐,而五利将军仅是一个封号。武帝想长生不老,栾大骗他,于是被封为乐通侯,五利将军、天士将军、地士将军、大通将军、天道将军、佩五将一侯印。详《史记·

  • 职方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管国家地图,制定四方的职贡。《周礼·夏官》:“职方氏,中大夫四人,下大夫八人,中士十有六人,府四人,史十有六人,胥十有六人,徒百有六十人”,“掌天下之图,以掌天

  • 正奉郎

    散官名号。洪武四年(1371)置,以授正七品内官。

  • 巷伯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寺人,员额五人,在王的正内,为宫中近侍之官,掌王的内人及女官的戒令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巷伯中士,正二命;巷伯下士,正一命。属天官府司内上士。

  • 村长

    村公所的主持人。北洋政府时期山西、云南两省设置。见“村公所”。

  • 麦仓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麦仓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职金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职金上士二人,下士四人,掌理有关金、玉、锡、石、丹砂、空青的戒令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职金中士、正二命;职金下士,正一命。隶属于秋官府掌朝下大夫。

  • 绥狄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三班,普通六年(525) 罢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三班。

  • 准备使唤

    官名。宋朝都督等属官,临时派遣处置各种事务。幕职名。宋置,为御营使、都督、宣谕使、镇抚使、三衙等所属,以备临时差遣,处理各府司的日常事务和紧急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