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戎昭将军
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石虎置,地位高于左、右卫将军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: “ (石虎)置左右戎昭、曜武将军,位在左右卫上。”
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石虎置,地位高于左、右卫将军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: “ (石虎)置左右戎昭、曜武将军,位在左右卫上。”
官名。北齐太仆寺所属有司羊署,置令及丞,掌诸羊。其下有特羊、牸羊二局,各以都尉为主官。
官署名。即门下省弘文馆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)置,九年改名弘文馆;中宗神龙二年(706)复名修文馆,睿宗景云二年(711)改昭文馆,玄宗开元七年(719)又改弘文馆。参见“弘文馆”。官署名。见“弘文
官署名。明朝南京六科之一。给事中一人从七品。永乐十八年(1420)迁都北京后始置,洪熙元年(1425)复以南京为京师,遂去“南京”二字。正统六年(1441)再定以北京为京师,南京之工科复冠以“南京”二
杂任职名。唐太乐署置一千人,由乐户充任,掌乐舞承应之事。
官制用语。汉朝指官吏由中央外调地方任职,常含贬降之意。晋朝沿用,指内侍、内朝或京官调为外朝或地方官。后世亦称。汉制,由中央官外任称为出,如《汉书·冯野王传》记冯野王“为大鸿胪,有司奏野王王舅,不宜备九
食邑制度之一。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,其封国并无疆土,封户亦徒有虚名,唯加实封者,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中定制,食实封者不得私征封户租调,需向太府寺领取封物,其实封有同俸赐。后又
①官署名。唐朝将作监下置,在伊阳(今河南嵩县西南),有监、副监、丞各一员,监作四员,掌采伐材木。② 官名。唐朝将作监伊阳监长官,置一员,正七品下。官署名和官名。见“百工监”。
1、国都。《管子·八观》:“入国邑,视宫、观车马衣服,而侈俭之国可知也。”2、泛指诸侯王及公主的封国。诸侯王的封地称国,公主的封地称邑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县》:“凡县,主蛮夷曰道,公主所食汤沐曰邑。”
宫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。紫极、光兴二房并设,掌铨查六宫。一品。
唐朝边镇武官,位在军镇大使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