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右丞

右丞

官名。① 即“尚书右丞”。②即“中书右丞”。③金、元行台尚书省、行中书省、行尚书省之职官。参见各条。④清末新设各部之职官。外务部承政厅及民政部、巡警部、度支部、学部、陆军部、法部、农工商部、邮传部等皆设一员,位列各部侍郎(副大臣)下,掌机密文移,综领众务。位次左丞。


官名。东汉尚书每曹都设左右丞各一人,四百石。左丞掌吏民章报等,总典署中纲纪;右丞代掌本署印绶和纸笔墨诸财用库藏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尚书》。唐代尚书省也置左右丞。右丞正四品下,总兵部、刑部、工部(左丞总吏、户、礼三部),与左丞共掌辨六官之仪,纠正省内,劾御史举不当者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尚书省》。宋代尚书右丞,为执政官之一,权势更重。《宋史·职官一·左丞、右丞》、“左丞、右丞,掌参议大政,通治省事。”元代尚书省时独立,时并入中书省,中书省左右丞均正二品,《元史·百官—·中书令》:“右丞一员,正二品,左丞一员,正二品。副宰相,裁成庶务,号左右辖。”清朝末年内阁各部中的民政部、度支部、学都等设左右丞,位在大臣,副大臣之下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玉局

    见“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”。

  • 咨议

    官名。① 曲氏高昌国所置官。② “咨议参军”省称。

  • 定课曹

    官署名,三国魏置,属尚书,为二十五曹之一,以尚书郎为其长官,掌制定律令,考课州郡。《通典·职官五·吏部尚书》:“考功郎中一人。”注:“汉文帝时,京房作考文课吏之法,然其职不在尚书,至光武改尚书三公曹主

  • 掌书记

    官名。唐中宗景龙元年 (707)行军则置,玄宗开元元年 (713)方镇节度使府置为幕僚,掌起草朝觐、聘问、慰荐、祭祀、祈祝之文与号令、及使府升绌之事。五代各方镇皆以重金聘求。观察使府亦置。辽朝节度使亦

  • 辞标文苑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文类科目。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诏举,房晋等三人及第。

  • 闽隶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供役畜养鸟类的低级小吏。《周礼·秋官》:“闽隶,百有二十人”,“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。掌子则取隶焉”。郑玄注:“杜子春云:‘子’当为‘祀’。玄谓掌子者,王立世

  • 农务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农工商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改商部平均司设。掌农田、屯垦、树艺、蚕桑、山利、海界,并各省河湖江海堤防工程,以及河道、海港、各处沟洫岁修款项核销事宜。置郎中三人、员外郎四人、

  • 十二卫将军

    官名合称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始置,每卫各二人,从三品,为大将军副贰。唐朝沿置。宋朝为从四品,无定员,以宗室或武臣为之,皆空官无职掌; 南宋初多不除授,孝宗隆兴 (1163—1164) 中复置,

  • 州记室掾史

    州门下吏名。北齐置,见“记室从事”。

  • 监察御史

    官名。亦称监察侍御史,简称御史、侍御。秦、汉有监御史、监郡御史,东晋、北朝有检校御史,皆掌出巡郡县,监察地方行政。隋初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,置十二员,掌出使巡察州县,从八品上,隶御史台; 炀帝大业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