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台官

台官

①朝廷官员的泛称。相对王府官员而言。两晋南朝称朝廷禁省为“”,故名。《宋书·彭城王义康传》:“凡朝士有才用者,皆引入已府,无施及忤旨,即度为台官。”② 尚书台官员的泛称。《宋书·百官上》:“汉制,公卿御史中丞以下,遇尚书令、仆、丞、郎,皆辟车预相回避,台官过,乃得去。”③御史台官员的泛称。《旧唐书·李实传》:“故事,府官避台官。实常遇侍御史王播于道,实不肯避,导从如常。”


尚书或御吏的别称。汉朝尚书称中台,御史称宪台,故后世以台官为尚书或御史的别称。《宋书·百官志上》:“汉制,公卿御史中丞以下,遇尚书令、仆、丞、郎,皆辟车预相回避,台官过,乃得去。今尚书官上朝及下,禁断行人,犹其制也。”《旧唐书·李实传》:“故事,府官避台官,实常遇侍御史王播于道,实不肯避,导从如常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盗门不得入仕

   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北魏曾有此规定,《魏书·杨椿传》说:“廷尉奏椿前为太仆卿日, 招引细人盗种牧田三百四十顷,依律处刑五岁。尚书邢峦据《正始别格》奏椿罪应除名为庶人,注籍盗门,同籍合门不仕。世宗以新律既

  • 关引科

   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

  • 北正

    官名。即火正,为司民事之官。《史记·历书》:“少皋氏之衰也,九黎乱德,民神杂扰……颛顼受之,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,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,使复旧常,无相侵渎”。索隐:“按《左传》重为句芒,木正;黎为祝融,

  •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

    官名。简称“步军统领”,俗称“九门提督”。清朝步军统领衙门之最高长官。额设一人。初设时名“步军统领”,专管八旗步兵,秩正二品。康熙十三年 (1674) 兼提督九门事务。三十年兼管巡捕三营 (南、北、中

  • 盛京兵部右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盛京兵部所属二司之一。康熙三十年 (1691) 设。掌边门稽察事务。凡因公事出入边门者,由守边官察单验放,随时呈报,由盛京将军衙门按季报部查核。此外,仓官、驿官、守边官等缺,亦由本司拣选题

  • 兴圣宫马群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兴圣宫马群饲养蕃息等事。置侍中、敞史等职。

  • 盐提举

    见“盐课提举司提举”。

  • 编定书籍

    宋朝国史院属官。以秘书省校书郎、正字充任,掌有关修史之事。

  • 铁官丞

    官名。西汉京兆尹、左冯翊、右扶风均置,员各一人,为铁官长副贰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置,为铁官令或铁官长之副,佐令或长掌铸造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边县》。参看“铁官”、“铁官令”条。

  • 省行政公署内务司

   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。北洋政府置,依照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《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》的规定,掌理下列各项事务:一、选举;二、公共团体;三、赈恤、救济;四、公私慈善、公益财团;五、征兵、征发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