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前军将军

前军将军

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 (265—274)初置,与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将军合称四军将军,各领营兵千人,是护卫皇帝宫禁的主要禁军将领之一。员一人,四品。东晋初犹领营兵,哀帝兴宁二年 (364),因不领营兵,罢。南朝宋复置,仍掌宫禁宿卫,员一人,四品。明帝泰始 (465—471) 后,多以军功得官,无复员限。梁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九班,陈五品、秩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三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从四品上。北齐属左、右卫府,员四人,从四品上。隋初列为散号将军,从六品上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罢。


(1)武官名。晋与南朝以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合称四军,各置将军,共掌宿卫。《宋书·百官志下》说:“魏明帝时, 有左军将军,然则左军魏官也。晋武帝初,置前军、右军,秦始八年(公元287年),又置后军。是为四军。”晋制前后左右将军秩四品,南朝宋秩同宋, 梁秩第七班,陈为五品。北魏北齐亦置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将军, 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四品上。(2)武散官名。隋以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将军为散官将军,秩均为从六品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朝

    相传周制天子诸侯皆有三朝: 外朝一; 内朝二: 燕朝、治朝,为国君听政之所。秦至汉初,中都官本无内外之分,丞相为百官之长,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。汉武帝为强化皇权,以侍中、常侍、给事中等近臣组成内朝,参

  • 内史尹

    官名。始见于西周中期以后铜器铭文,为内史类史官长官。“内史尹氏”的省称。参见“内史”。官名。西周设置,为内史之长。《����》说:“内史尹册易&

  • 后队属正

    官名,职如郡都尉,掌全郡兵马及地方治安。王莽改河东、河内、弘农、河南、颍川、南阳六郡为六队,河内为后队。每队置大夫一人,职如太守;置属正一人,职如郡都尉(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)。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成

  • 护军

    官名。① 军中监督官。秦朝已置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 “使者以蒙恬属吏,更置。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。”陈胜起义后,以武臣为将军,邵骚为护军,张耳、陈馀为左右校尉,予卒三千人,北略赵地。刘邦曾以陈平为护

  • 木工令

    官名。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更名东园主章令置,属将作大匠,掌宫殿建筑用大木。东汉省。

  • 云垒

    官名,秦置,掌防御,主高垒。秦筑高垒以监视晋国,其故垒在左冯翊,为秦之内史。武帝建元六年分为左右内史,大初元年更名左冯翊,其属官有云垒长、丞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。

  • 尚辇局使、副使

    官名。为金代尚辇局的正副主官。见“尚辇局”。

  • 册礼使

    使职名。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(907)受禅,以摄中书令张文蔚充任,奉传禅册宝,押金吾仗卫、太常卤簿等。以礼部尚书苏循副之。

  • 州军府防閤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末始置,掌军府警卫。《宋书·建平王宏传》记刘景素为都督南徐州刺史、镇北将军,有防閤将军王季符。齐梁陈诸代沿置。

  • 上相

    ①《周礼》称朝廷举行朝觐会同等大典礼仪担任相礼之人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 “朝觐会同,则为上相。大丧亦如之。”郑玄注: “相,诏王礼也。出接宾曰摈,入诏礼曰相。” ② 汉朝以后对宰相的尊称。宋朝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