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阁修书各馆
清代内阁直属机构。例开的有实录馆,每届修书时开馆,书成即闭馆;特开的有明史馆、会典馆、三礼馆、三通(《通典》、《通志》、《文献通考》)馆、一统志馆、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馆,是专为修书而开的,书成后即撤销。这些修书馆例无印信,所有文稿档案,都借用内阁典籍厅的关防。各馆书成闭馆时,其书档亦多缴藏内阁。其他机关所属的修书馆,如内务府所属的武英殿修书处、军机处所属的方略馆,宗人府所属的玉牒馆,各书修纂,内阁大学士照例得派充监修总裁官。
清代内阁直属机构。例开的有实录馆,每届修书时开馆,书成即闭馆;特开的有明史馆、会典馆、三礼馆、三通(《通典》、《通志》、《文献通考》)馆、一统志馆、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馆,是专为修书而开的,书成后即撤销。这些修书馆例无印信,所有文稿档案,都借用内阁典籍厅的关防。各馆书成闭馆时,其书档亦多缴藏内阁。其他机关所属的修书馆,如内务府所属的武英殿修书处、军机处所属的方略馆,宗人府所属的玉牒馆,各书修纂,内阁大学士照例得派充监修总裁官。
爵名。参见“开国子”。爵位名。北魏始置,秩四品,地位在散伯之下,散子之上。北齐亦置,品与北魏同。唐制开国县子秩正五品上,食邑五百户。
流外官名。宋置,属翰林御书院,十年出右班殿直。参见“翰林御书院”。
官名。清置,为衍圣公官属。秩正八品,员额二人,以孔子后裔承袭,掌奉尼山、洙泗二书院。
武臣无职事或寄禄者。隋朝置上柱国以下十一等散实官,六品以下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为散号官; 高祖开皇六年(586)又别置武骑以下八尉,正六品至从九品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皆罢,置建节以下等八尉,正六品
西夏官位。枢密位之一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分掌西北部族兵马。
官名,东汉和帝初置,位次于将军,领一方驻军,类似校尉,下属有司马,驻交州日南郡象林县。《后汉书·孝和帝纪》:“(十四年)五月丁未,初置象林将兵长史官。”参看“将兵长史”条。
宋朝学校三舍之第一等。神宗熙宁四年(1071)始于太学置,学生一百人。考试分上、中、下三等,上等可直接授官,中等许免礼部试,下等可免解试。上舍生或被选充太学前廊学录、学谕、直学等职事,给月俸。入学满六
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四年(1114),改枢密直学士置,属侍从职。南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8),复旧名。
官名。元置,为徽政院的副长官。见“徽政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