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务部

内务部

官署名,民国初置,直属大总统,国民政府改称内政部,属行政院。参看“内政部”。


官署名。清末置民政部,南京临时政府改置为内务部,管理警察、卫生、宗教、礼俗、户口、田土、水利工程、善举公益及行政事务,监督所辖各官署及地方官。以总长、次长为正副长官,下设参事、秘书长。部内除由秘书长主管的承政厅之外,分设民治、警务、礼教、土木、疆理、卫生六局,各局除局长外,有科长、科员各职。部的直辖单位有旗产调查处、禁烟公所,以及居于首都地位的南京府。北洋政府沿设,管理地方行政和选举、救济、户口、土地、警察、出版、宗教、卫生等行政。设总长、次长、参事,部内除总务厅外,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设民政、职方、警政、土木、礼俗、卫生六司,次年设民治、警政、职方、考绩四司,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又增置典礼司,各司设司长一人,下设佥事、主事,并有技正四人、技士十人。部的直辖机关有:筹备国会事务局等;赈务处等;河务局等;护军管理处;警师警察厅:红十字会。国民党政府改为“内政部”,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恩科

    见“特奏名”。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。(1)宋代有特奏名之制, 亦称之为恩科, 参见“特奏名”。(2)明清时定制,三年一次的乡试、会试之外,特于朝廷有庆典之年加举一次,称为恩科。有时恩科与正科在同一年举行

  • 通引官

    吏名。北宋三司、开封府、殿前司、马步军司皆置。隶三司者,任满五年,授三班奉职;隶开封府者,任满七年,授三班奉职;隶殿前司者,任满三年,授三班奉职;隶马步军司者,任满三年,授三班借职。南宋时,御史台亦置

  • 昭信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 中孙权置。领兵。吕岱自督军校尉迁此。见《三国志·吕岱传》。官名,三国吴置,掌领兵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岱传》:“会稽、东冶五县贼吕合、秦狼等为乱,(孙)

  • 典军郎将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统领宿卫军兵。《晋书·宗室传》: “ (司马遂) 仕魏关内侯,进封平昌亭侯,历典军郎将。”官名,三国魏置,掌领宿卫军。《晋书·宗室传·济南惠王遂》:“仕魏关内侯,进封平昌亭侯,历典军郎

  • 长乐五官史

    官名,汉置,属五官中郎将,掌五官郎宿卫长乐宫门户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·曹节》:“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……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。”

  • 飞骑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,从八品上。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八品上。

  • 商务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农工商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商部保惠司设。掌商业诸事并农工商各公司保护、奖励、调查、禁令事宜,统辖京外各商业学堂、公司、局、厂、兼管本部商律馆、商报馆、公司注册局、商标局。

  • 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席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时期设置,见“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”。

  • 随军

    官名。唐置,为节度、观察使的属官,分司出入,备差遣,无具体职掌。

  • 九命制

    北周仿《周礼》之制,官职分为九命以别高下,以命多者为贵。三公九命,太师、大将军、仪同三司、雍州牧等属之;三孤八命,四征四镇将军,都督刺史等属之;六卿七命,六卿、一万五千户以上郡守等属之;上大夫六命。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