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光禄四行

光禄四行

汉朝选举科目,即光禄勋举有敦厚、质朴、逊让、有德等四种品行的人为官。


汉代光禄勋察举官吏的四种科目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说:“永光元年(公元前43年)二月,诏丞相、御史举质朴、敦厚、逊让、有行者,光禄岁以此科第郎、从官。”颜师古注:“始令丞相、御史举此四科人以擢用之。而见在郎及从官,又令光禄每岁依科考校,定其第高下,用知其人贤否也。”其后此四科察举遂以为常,有时单举一、二科或全举四科,全由诏令规定:如《汉书·成帝纪》记“孝成帝河平四年(公元前25年),日有蚀之,遣光禄大夫,行举濒河之郡,举惇厚有行能直言之士。……永始三年(公元前14年)正月,日有蚀之,临遣太中大夫循行天下,存问耆老,民所疾苦,与部刺史举惇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。”又《汉书·范滂传》注引《汉官仪》说:“光禄举敦厚、质朴、逊让、节俭,此为四行也。”可见四科又称四行。自永光元年(公元前43年)诏令以四科科第郎官以来,以四行察举官吏已成常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耆氏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伊耆氏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司要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伊耆氏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五校尉

    屯骑、越骑、步兵、长水、射声校尉合称。亦简称“五校”。西汉武帝置中垒、屯骑、步兵、越骑、长水、胡骑、射声、虎贲八校尉,掌宿卫兵。东汉省中垒、胡骑、虎贲,以五校尉领禁卫军北军五营,亦称北军五校尉。官显职

  • 祭有司

    周朝称职司祭祀礼仪的官员。《周礼·春官·小宗伯》: “若军将有事,则与祭有司将事于四望。”

  • 贤良方正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,本为汉代察举科目。神龙三年(公元707年)诏举,苏晋等五人及第。

  • 高蹈丘园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宋设置, 属于不遇类科目。唐于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诏举,张绅等三人及第。宋于仁宗时诏举。

  • 稽勋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稽勋司,明清吏部四司之一。掌理勋级、名籍、丧养之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司勋部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一人,主事一人。洪熙元年(1425)南京吏部亦置,设官略同。清顺治元年(1644

  • 中台侍御节度内史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二人,六品。

  • 天制

    宋朝天章阁待制省称。

  • 长水丞

    官名,汉置,为长水校尉属官,佐校尉掌文书等,秩六百石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长水校尉,掌长水宣曲胡骑……凡八校尉,皆武帝初置,有丞、司马。”

  • 校内外官考使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(627~649)初,以京官望高者二人,分校京官、外官考核,给事中、中书舍人各一人主持,号校内外官考校,亦称校考使、监中外官考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