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古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汉代民间,百家为里,里的长官称里魁,里下有“”,什掌十家,其官也称“”,什下为“”,其官也称“”,“”掌五家。五家互相监察,五家有何善、恶之事,“”便去向监官汇报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里》。


(1)春秋时战车隶属步兵的最小编制单位,以五人为一伍。春秋时出征的士兵在离开乡里时就以伍为单位组织起来,并且隶属于固定的战车,然后到指定的地点集结,再编成各级部队。同伍之人,平时在田里一起劳作,入伍后在一起作战,这样凭声音就可以识正行列,看相貌就能辨认敌我;另外,当时隶属步兵一伍之中,每人分别使用弓矢、殳、矛、戈、戟五种兵器,伍的人数和排列也是由当时步兵兵器的战术性能所决定的。(2)战国时秦国步兵编制,以五人为一伍。(3)战国时秦商鞅实行变法,始以什、伍组织居民,以五家相保,十家相连,以相收司连坐。两汉及南朝亦行什伍之制,以五家为伍,十家为什以编组居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祖

    对知府以上的地方官的尊称。明清时代,绅士们对知府以上的官员尊称公祖,地位较高的称大公祖、老公祖。清朝王士祯《池北偶谈·曾祖父母》:“今乡官称州县官曰父母,抚按司道府官曰公祖,沿明世之旧也。”

  • 蒙古翰林院承旨

    官名。元朝置,为蒙古翰林院长官。建院时置一员,后屡增至七员。秩从一品。下置学士二员,正二品; 侍读学士二员,从二品; 侍讲学士二员,从二品; 直学士二员,从三品; 侍制四品,正五品; 修撰二员,从六品

  • 卫士署令

    官署名。北齐设置,属卫尉寺。掌京城及诸门士兵。

  • 高丽军

    元代辽东的乡军之一,不出戍其他地方。

  • 防城使

    使职名。唐德宗建中四年(783)朱泚据长安谋反,朝廷置,以神策军都虞候侯仲庄为左卫将军兼奉天防城使,以御敌。

  • 士曹参军、行参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士曹”。

  • 尚书二千石郎

    参见“二千石郎”。

  • 太子右庶子

    参见“右庶子”。官名。隋朝分庶子为左右。右庶子统典书坊。唐代置右庶子二人,正四品下,掌侍从、献纳、启奏;中舍人为之副贰。皇太子监国,下令书则画日,至春坊则庶子宣传,中舍人奉行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》、《新

  • 太子内直备身幢主

    参见“太子内直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弁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属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