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北齐置。掌管山阳地区农业生产,以山阳部丞为长官,属司农寺典农署。
西周春秋时期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。其时不但庶人、工商的户数用室计算,如《诗经·周颂·良耜》: “百室盈止,妇子宁止。”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。”就是大夫、诸侯以至于王,也都可以称
金朝官署名。亦称都麴酒使司,掌酿酒业的课税。设使、副使主司事,秩从六品、正七品。下设都监二员,正八品; 司吏四人,公使十人。凡京都及真定设都麴酒使司,它处置酒使司。
魏晋至隋朝,以军中无职事之官为散号官,如隋朝有四十三号将军,以加泛授。
荐举名目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罢科举后,置为荐举名目之一。选德才兼备者,礼送京师授官。明初重视各地粮长。干练者称税户人材,亦可推授官职。
参见“布政使”。
科举考试方法之一, 即“帖经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置,为太医局副长官,选差知医事者充任。
官名。清末置,由法部侍郎改称。见“法部”。
为太子左户将和太子右户将两官,分掌左右户郎更直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