仓部郎官
仓部郎中、仓部员外郎通称。
仓部郎中、仓部员外郎通称。
官名。清朝前锋营之下级军官。顺治元年(1644) 定前锋营编制时称“噶布什贤壮达”,十七年定汉名为前锋校。额定九十六人,左、右翼各四十八人。正六品,掌分辖营众,扈从宿卫。员缺由满洲、蒙古八旗之前锋内题
官名。晋初设置,是与东閤祭酒相对应的官,见“东閤祭酒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百家为一族,族师掌一族行政戒令。《周礼·地官》“族师,每族上士一人”,“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。月吉,则属民而读邦法, 书其孝弟睦有学者。春秋祭酺,
南朝为 “持节都督府”省称。见《南齐书·张敬儿传》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皮司次官,佐司皮下大夫掌本司事务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名。见“司皮下大夫”。
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丞。掌五郊群神事,隶太常寺太庙署。
官名。① 战国齐置,掌书记之事,又称“尚书”。《吕氏春秋·骄恣》:齐宣王“遂召掌书曰:‘书之,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,春子止寡人。’”②唐朝太子内官,三人,从八品,掌符契、经籍、传宣、启奏、教学、禀赐与纸
见“提点铸钱司”。
官名。清末置,为税务处内部分设各股的主官,北洋政府时期改称股长。
官名。北周置,司武上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